2014年6.19民俗文化活動(資料圖片)
每年農歷的六月十九,是儀隴縣立山鎮立山寨“圣母觀”民俗旅游節。傳說中的“黎山老母”云游此地,見立山寨地勢險峻,孤峰獨立,選擇此地,修仙悟道,從此方圓百里年年風調雨順,祥和平安。
當地百姓為了乞討平安,將每年的六月十九定為供奉祭拜黎山老母的日子。每至是時,各地香客、民眾數萬人上山朝拜,祭祀黎山老母。每月的初一、十五前往圣母觀燒香求福,更是人來人往、香火升騰、動人心旌、感人肺腑。同時,由于立山寨,海拔793米,每逢酷暑夏日,許多人前來避暑納涼。隆冬季節,往往冰封雪蓋,有“立山霽雪”獨特的風景,在歷史上被譽為儀隴八景之一。
黎山老母是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女仙名,亦稱作“驪山老母”、“無極老母”。傳說驪山老母居于驪山,在漢族民間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很多道觀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相傳樊梨花、白素貞都曾師從于此人。
2014年6.19民俗文化活動(資料圖片)
相傳立山老母在商朝末期,從河南的開封修身悟道,來到西嵋山修身悟性,該山峰孤峰挺立,昂首天外,后人改名為“立山”,古時山上修寨,叫“立山寨”,驪山老母長居此山,后人又敬稱為“立山老母”,從此立山方圓百里,風調雨順。當地百姓為祈禱神靈,將每年的夏季來立山寨游玩最多的神道日子六月十九定為供奉朝拜驪山老母的日子。在立山寨的不遠處,有一座山叫做馬鞍山。某一天早上,立山老母用背篼擔了一挑水,路過山腳下,遇見二郎神牽馬擋住去路,看著立山老母用背篼挑水,故意將背篼的水闖翻,立山老母很生氣,便取下扁擔,朝馬砍去,所以形成了馬鞍山,因為用力過猛,將馬反向,所以馬鞍山馬頭反向于瓦子方向,馬尾巴被砍得有點變形。
2014年6.19民俗文化活動(資料圖片)
【編輯: | 責編:】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