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南充市閬中古城街道上熱鬧非凡,民間藝人正在進行婚嫁民俗表演原載2月4日《四川日報》 王玉貴攝
今年春節,是中國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為打響南充春節文化品牌,提升南充文旅在海內外的美譽度、知名度,南充新聞人堅守工作崗位,深入一線,立體展示春節期間南充文旅“熱辣滾燙”場景,讓假日期間南充上宣、外宣“出圈”出彩。
經統計,經過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市融媒體中心共協調組織在中省媒體刊播稿件195條,同比增加79條;全網總傳播量達到1.3億次,同比增長4500萬次,讓南充濃濃的“年味”和春節氣息傳播到海內外。
現場連線 除夕閬中兩登央視
1月28日,除夕,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了《喜樂安寧中國年》《乙起過年繁華巳錦》節目,向全球展示中國豐富多彩的過年習俗。節目中,央視兩次連線閬中,向全球觀眾展示“中國春節文化之鄉”的地道“年味”,總時長達20余分鐘。
上午9時10分,央視記者和閬中本地導游來到古城中天樓下,開始逛古城街道,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向全球觀眾介紹閬中古城的2300余年歷史、古城規劃布局和保護情況。
“春到了,年到了,春節老人賜福了……”央視記者逛古城的鏡頭展示了“春節老人”賜福、發紅包場景。導游通過央視向全球觀眾介紹,閬中是“中國春節文化之鄉”,是參與創制天文歷法《太初歷》的落下閎的故鄉,《太初歷》確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第一天,首次恒定“新年”……
隨后,“春倌說春”場景也出現在鏡頭里,只見“春倌”身著紅色官服,戴紅色官帽,手上拿著一個執春牛小木雕、一根孝春棒,開始“說春”。“春倌說春”是閬中極富特色的春節習俗,生動展示了閬中豐富的春節文化。
一路逛古城,閬中的名特小吃,包括張飛牛肉、白糖蒸饃、保寧醋也一一向全球觀眾展示。
“尋春節之源,到閬中過年,歡迎到閬中感受濃濃的年味!”連線結束時,央視記者向觀眾發出盛情邀請。
當天上午11時40分,央視新聞頻道記者又來到古城街頭和侯家大院,通過央視新聞頻道,向全球觀眾展示“春節老人”賜福和閬中人的團年飯。
除了連線外,春節期間,央視《新聞聯播》《新聞30分》等欄目,也分別以《喜慶歡騰樂新春大江南北年味濃》《四川閬中:民俗活動輪番演暢游古城過大年》為題,報道了南充地道的年味、春節的熱鬧場景。
展示年味 傳播南充春節文化
除央視外,《人民日報》、新華社也紛紛報道南充春節的熱鬧場景,展示南充特別是閬中厚重的春節文化。
2月3日《人民日報》以《“春節熱”讓“入境游”更火》為題報道說,今年春節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彼得羅娃、安德烈,最想去被譽為“中國春節文化之鄉”的閬中。從天府國際機場乘高鐵直達閬中,中國高鐵的四通八達和舒適便捷的服務讓兩人印象深刻。在閬中,兩人白天進古城,看民俗表演,晚上走進落下閎大劇院,觀看大型文藝節目《閬苑傳奇》。“在閬中古城體驗了龍獅巡游、竹馬牛燈等春節習俗文化,喜慶又熱鬧,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安德烈意猶未盡。
2月1日,新華社客戶端以《在四川閬中,體驗地道年味》為題,專題報道了閬中古城張燈結彩、人潮涌動,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匯聚于此,觀賞舞龍舞獅表演、請“春節老人”賜福、看“張飛巡城”表演……盡情感受“中國春節文化之鄉”——閬中的濃郁年味。
新華社客戶端還分別以《你的年味世界的記憶|四川南充:“織”年》《四川閬中:文藝表演為新春“夜態”添活力》等為題,報道南充的“年味”。
此外,《四川日報》、四川廣播電視臺等省級媒體也密集傳播“南充濃濃年味”。其中,四川廣播電視臺平均每天以5條新聞的頻次在《四川新聞聯播》《今日視點》《早安四川》《四川鄉村新聞》《四川文旅報道》等欄目唱響最地道的“南充年味”。
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