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寅鎮楓香村小學校
王有仁正在為學生講課
大寅鎮楓香村小學校坐落于大寅鎮東北角的山梁上,楓香村得名于原楓香村小學前的一棵歷經百年滄桑的楓香樹,就在這棵雋秀的參天古樹下生活著這樣一位27年來為鄉村教育事業默默付出的鄉村教師,他就是今年47歲的王有仁。
27年前,王有仁高中畢業后本來有更好的去處,但村上干部找到王老師,希望王老師能留在村上當代課老師。當時村小只有兩名教師,由于楓香村小條件艱苦,沒有老師愿意來,可孩子們不能沒有老師,不能讓新一代的夢想就因為大山而破滅,王老師再三思量后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回到了楓香村當起了代課老師,誰知道這一代就是27年。
“我從1987年開始從事農村教育工作,到2000年那陣全國臨時人員大整頓過后,我就沒有從事教育了,就在保險公司從事了一年多,在這一年多我雖說收入增加了很多,原來我代課的時候是180元一月,從事人壽保險公司工作過后,一個月可拿到1800,工資收入增加了,但是我心里失落了。”王有仁告訴記者。
2000年楓香村小也解散了,所有的孩子都要到大寅鎮的中心小學上學,原本簡陋的教室也因為常年無人看管而變成了危房,許多孩子也因此而輟學回家當起了放牛娃。2002年,王有仁放心不下不能讀書的學生,用自己多年的積蓄和在親友們的支持下蓋了一棟房子,將自己的房子作為教室,辦起了民辦學校。2013年,由美國無為和諧基金和縣政府共同出資修建了楓香村小新校舍,教學條件得到一定改善。學生們有了寬敞明亮的教室,還有圖書室和小操場。
楓香村小學是復式班教學點,附近幾個村的孩子一般會在這里上學前班到四年級,等稍大一點再到鎮上去讀寄宿上學。楓香村小學目前有一、三年級加幼兒班共三個班,共招收學生40余名,自己上一、三年級的課,幼兒班則由自己的愛人廖老師帶,廖老師還負責全校的音樂和美術課。幼兒班一個教室,一年級和三年級的孩子在一個教室,座位以一條特別寬的過道區分,黑板也對應分成了兩個區域,一個班的孩子上課時,另一個班孩子做練習,半節課后互換兩班教學模式。
27年的堅守,王有仁送走了1000多名學生,他們中許多人走出了大山。但對于王有仁來說,楓香村小學不僅僅是一所山村小學,更是他一生心血的見證。27年的堅守讓他得到的是那份常人無法體驗的快樂。但王有仁老師也說出了他的擔憂:“再過些年我退休了,那時,不知道誰愿意來接過我手中的教鞭?”
王友仁為學生熱午餐
楓香村小學的圖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