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記者 李斌)“不錯,不錯,刻得有模有樣,真得好好感謝學校的培養”。7月30日,家住東獅路的杜先生看到13歲的兒子杜志宏正在一方印石上篆刻,禁不住地贊嘆起來。
去年,剛進入新政初中的杜志宏加入了學校的篆刻興趣班,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現在杜志宏簡單的字體都能得心應手了。“精刻一方印石要兩個多小時,其間不能開小差。”拿著一方刻好的印石,杜志宏驕傲地向記者說,篆刻需要靜心,當用砂紙磨石頭時,不僅要有耐心,還要有條理,先用粗砂后用精砂,一點都馬虎不得。有時候心情煩躁時,騰出空閑,刻一方印章,心情會舒暢許多。
近年來,新政初中從學校實際出發,提出以“一切為了學生終生發展”為核心理念,沿著“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的辦學思路,著力打造“揚長教育”文化品牌,提出“人人有長,個個成才”的育人目標。
為此,學校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在七年級設立教改實驗班,推行“分組聯動,自主高效”課堂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以活動為載體,開建多種社團,為學生在揚長避短的環境中展現個性,培養興趣愛好和特長。
圍繞書法、篆刻、剪紙深厚的“三鄉文化”底蘊,該校邀請縣內書法、篆刻、剪紙名家來校講課,利用課外活動,組建書法、篆刻、剪紙、音樂、繪畫、園藝等多個興趣特長活動社團,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社團活動,為不同層面的學生創設多樣化的選擇。
“揚長教育不僅要揚學生之長,更要揚教師之長,揚學校之長,深入挖掘內涵,走出一條具有新政初中獨特魅力的‘揚長大道’”。校長張安平說,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為教師專業發展鋪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學校的不懈追求。學校始終秉承“師之所思,我之所想,生之所需,我之所為”的思想,只有堅持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機統一,才能實現了和諧校園、和諧教育的良好局面。
王英是去年才從周河小學考調到新政初中的教師。“學校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讓我快速成長。”王英說,剛來的一個多月里,快節奏的教學方式讓他很不適應。加入學校青年教師成長計劃后,學校為像她一樣的年輕教師搭建成長平臺,開展集體備課、集體教研;實施導師制,注重“傳、幫、帶”,并有針對性的制定出“一、三、五”成長計劃(一年合格,三年優秀,五年成長為骨干教師),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今年,縣教育局將新政初中納入全縣重點打造的四所“名校”之一。面臨新的機遇,肩負新的使命,新政初中人有追求,有豪情,更有思考,他們正以“海的胸懷,山的信念”在儀隴這片熱土上,高歌奮進,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