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汪江洋)“接新政電站通知,現出庫流量將增加到6000m3/秒,請各船主船員注意觀察水位變化,加強值班,確保人員及船舶安全”。7月2日上午9:15許,儀隴縣地方海事處監控室通過水情汛情信息平臺發出警示通告。從6月29日晚上開始,儀隴縣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大強度的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縣地方海事處及時啟動應急搶險預案,有效應對持續強降雨天氣。至7月初,共出動海事監督艇38艘次、執法車95輛次、海事監督員630人次,共開展汛期安全檢查13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安全隱患7處。
進入汛期以來,為切實加強汛期轄區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縣地方海事處積極落實責任,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打好防汛“保衛戰”。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多次召開防汛工作會議,認真研究防汛方案,周密部署防汛工作,將防汛抗災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確保安全度汛。二是預防為主,充分準備,修訂完善了《防汛工作應急預案》,成立了防汛領導小組,實施24小時全天候值勤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和海巡艇(車)、應急救援船等設備的檢修工作。三是加強現場巡查監管,排查安全隱患。對重點水域、重點渡口渡船、重點港口碼頭、重點水上工程、重要航道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對不符合安全條件的,一律下達《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到位。特別是加強了對渡船、客船、運砂采砂船舶等重點船舶的錨泊狀況、安全值守、救生設備、人員配備等情況進行安全檢查,嚴防船舶走錨等事故發生。四是落實各項應急措施,調配和準備好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艇及其它救生物資,做好汛期運力安排,積極應對水上交通突發事件,特別是做好洪峰到達前的渡口渡船停渡工作和搶險救援應急準備工作。五是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及預警信息發布工作。對水運砂石企業負責人、船戶、鄉鎮船舶安全管理員、簽單發航人員宣傳海事法律法規,將天氣預報、水情水位預告等重要事項通過短信平臺或電話通知等形式,及時告知有關人員,使其繃緊安全弦,提高安全意識。六是圍繞防汛抗災中心工作,在高水位洪峰到達時,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任務,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聯系,保持水情、險情信息和搶險指令暢通,統一行動,分工協作,落實各項防汛措施,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