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程曉宇)他,十九年講壇生涯,歷經六鄉七校;十年校長崗位歷練,成就對教育的執著。他就是現任復興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智勇,從初上講臺的為人師表到世紀老校的獨樹一幟,從懷揣夢想的童稚之師到創辦名校的匠心獨運,是智慧是熱情鑄就了一所所學校的巨變。
教師是學校的主體,是學校興衰成敗的關鍵,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有力保障。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程改革,關鍵在于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校長,王智勇始終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學校工作重點,狠抓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提高教師的專業品質和專業能力。他確立的“特色、潛能、文化、發展”學校工作方針,不僅著眼于學生的智慧成長,更著眼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實施了常規管理科學化、科研管理常態化、課程管理強制化、品牌建設人文化,以制度建設為載體、以科學評價為基礎、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己任、以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的戰略發展計劃。近年來,學校教師多次在各級優質課評選中獲一、二、三等獎,發表教學論文百余篇,50余人次獲市縣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等,教師制作的CAI課件、教具17件獲國家、省市縣等級獎,2009年在校畢業生多達538人,幾乎占片區小學畢業生總數一半的情況下,在小學畢業教育質量綜合評比中占全縣第24位。
十九年忘情工作,十九年不懈奮斗,王智勇踐行了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待人處事公正民主,寬厚仁和,時刻關心教師,樂意為教師排憂解難。情系師生,樂于助人,對教師的困難疾苦,更是熱情幫助,關懷備至。對學生也傾注了無盡的愛。哪個學生家庭有困難,他總會熱心關心和幫助;哪個學生在紀律上有不良表現,他總會耐心教育。
如今,復興小學呈現出一派校風正、學風濃、樂于助人、勤奮好學的良好風氣,逐步實現了由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化,從傳統教學到現代教學的跨越,從粗放管理到依法治??茖W管理的邁進。學校先后被評為“校園秧歌特色項目學校”、“幫教支教先進集體”、“教師繼續教育先進集體”、“目標考核先進單位”、“目標考核優秀單位”、“教學質量三等獎”、“迎評工作先進單位”、“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單位”。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獻身于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沿著教改的道路,王智勇正一步一個腳印在教育戰線上譜寫著耕耘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