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容師”
8月27日早上5時30分,儀隴縣城濱河新城小區2樓的一個房間準時亮起了燈光,該縣環衛所副所長邱克祥輕手輕腳地起床,洗漱完畢后看了一眼熟睡的妻子,輕輕關門下樓。步行10多分鐘后,邱克祥來到縣環衛所辦公樓下,發動汽車,開始一天的工作。
多年來,邱克祥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恪守“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潔”的職業名言。2007年,他被省建設廳評為先進工作者;2010年被南充市委、市政府評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個人;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環境綜合治理先進個人、全省環境綜合治理五十百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先進個人。
轉業軍人當起環衛工人
早上6時30分,邱克祥驅車到達縣城轉盤。“我每天第一站都是來這里看看。”邱克祥一邊與環衛工人打招呼,一邊告訴記者,這里是晚上燒烤集中地段,每晚都會產生大量垃圾,清掃任務非常繁重,環衛工人每天早上5時左右開始清掃,必須在市民上班前完成清掃任務。
1999年,邱克祥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憑著曾在部隊多次榮立二等功和三等功的資歷,戰友們都認為他會到一個好單位工作,可邱克祥偏偏選擇了儀隴縣環衛所。“干什么不行,偏偏去環衛所?”戰友們很不理解。“革命戰士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邱克祥說,城市環境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既然選擇了就無怨無悔。他不顧家人反對和朋友勸阻,毅然走上了工作崗位。
2008年除夕,當市民正沉浸在春節的喜慶中時,邱克祥突然接到環衛工人的求援電話,紅色經典廣場、車站等重要路段積壓著大量垃圾,由于環衛工人人手較少,請求增援。“春節期間,如果縣城垃圾不及時清運,將影響整個縣城形象。”邱克祥立即組織環衛所工作人員到垃圾滯留地段清運垃圾,等全部垃圾清運完畢,已是第二天凌晨2時。
“他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每天必須早出晚歸。但環境衛生搞好了,生活在這座城市才覺得舒心。”當問及邱克祥的工作,妻子譚慶非常理解,雖然每天從學校下班回家也覺得累,但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毫無怨言地包攬了所有家務。邱克祥17歲的兒子邱昊天提起父親充滿自豪。“雖然爸爸很少有時間陪我,但他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真情關懷凝聚人心
早上7時,邱克祥又來到德昌大道,負責該路段的環衛工人蔣文瓊正在清掃垃圾。“這段時間銀杏開始落葉了,你的任務又加重了,辛苦了。”邱克祥一邊檢查清掃情況,一邊關心地詢問蔣文瓊的身體。
“環衛所有539名環衛工人,年齡普遍偏大。”邱克祥說,環衛工人陳玉瓊患有皮膚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了解情況后,邱克祥與妻子商量,從工資中節約出一部分錢,每月送到陳玉瓊家,逢年過節還會帶著禮物去看望她。這樣的資助一直持續了兩年多,直到陳玉瓊不再從事環衛工作。
踏實的工作作風,獨特的人格魅力,讓邱克祥贏得了民心。2004年,經民主推薦,邱克祥擔任儀隴縣環衛所副所長。為摸清城區衛生狀況,他每天天剛亮就出門。“必須趕在上班之前,對整個城區的衛生狀況做到心中有數,下班前還要對整個城區進行第二次檢查。”邱克祥說,每天上路檢查至少4次,還要組織環衛工人打掃一些衛生死角。“干環衛工作,表面看起來很輕松,其實做起來是很辛苦的。”
15年來,邱克祥日復一日,在普通的崗位上,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一個軍人的嚴謹,發揮著光和熱。他帶領環衛工人,甘當城市“美容師”,為城市增色添彩。
辛勤工作換來靚麗市容
早上7時40分,從德昌大道返回途中,途經帝景花園小區,見環衛工人屈良雄正在將建筑垃圾裝車,邱克祥停下車,挽起袖子和屈良雄一塊干起來。“讓你等久了,干慣了。”半小時后,干完活的邱克祥回到車上,擦著額頭的汗水,滿臉歉意地對記者說。
“他是個拼命三郎,干什么事情都雷厲風行。”儀隴縣環衛所所長王崇杰說,軍人的本色在邱克祥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工作上,他身先士卒,在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20周年活動期間,他親自開灑水車,通宵加班沖洗街道,清掃衛生死角。”同事鮮莉告訴記者。
“我最大的滿足就是走在大街上,聽見有人說儀隴縣城真干凈。”如今,走進儀隴縣城,到處高樓林立,綠樹成蔭,大街小巷,一塵不染。靚麗的市容,讓人賞心悅目。“環境衛生好比城市的臉,我們天天為她‘洗臉’,不能讓她‘丟臉’。”邱克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