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陳琛)這天,他是一名普通黨員。2017年8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了所在黨支部的專題組織生活會。這是三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第3次參加所在支部的生活會。
會上,支部同志逐個作了發言。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大家的發言并親切地說,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都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在黨內生活中是平等的。在黨內平等地過組織生活,這是遵守黨章、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
習近平指出,希望大家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高尚的人。同志們現在從事的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在這里工作,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榜樣是誰呢?張思德、白求恩、焦裕祿、麥賢得,有歷史的楷模,也有時代的楷模。我希望同志們的參照系就是這些楷模。
在普通黨員習近平心里,這四個人為什么稱得上楷模呢?習近平說:“這些人都是在普通的崗位上,但他們有一顆金子般發光的心。”
學習普通班長張思德,走為人民服務的群眾路線
長征途中,為了戰勝饑餓,走出草地,組織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在茫茫的草地上,野草遍地,毒草叢生,張思德卻總是搶在前頭。
延安時期,因為糧食不足,為了讓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吃飯時,張思德吃到一半,就不聲不響撂下飯碗,提起水桶去打水。
1944年9月5日,面對坍塌的窯洞,他奮力把戰友推出洞去,把生命定格在了29歲……張思德,一名普通的戰士。他把自己化作種子,埋在了一個炭窯里,升華出一種偉大的精神——為人民服務!
張思德像,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和工作就無從談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張思德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勇于犧牲的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任勞任怨的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艱苦奮斗的精神。
2013年6月1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如今,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面對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嚴峻考驗,面對破解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任務,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追求,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更為緊迫。
為人民服務,必須永遠在路上!
學習國際戰士白求恩,樹無私且無畏的理想信念
2013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北京會晤加拿大總督時,曾表示,中國人民對加拿大人民懷有深厚的友好感情,白求恩大夫支持中國人民反對法西斯斗爭的事跡在中國家喻戶曉。
白求恩在給八路軍戰士做手術。資料圖
那是1937年,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白求恩率領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中國解放區,1938年4月經延安轉赴晉察冀邊區,在那里工作了兩年,他的犧牲精神、工作熱忱、責任心均稱模范,直至以身殉職。
70多年前,毛澤東同志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一個外國人,毫不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精神。
“共產主義”——這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最終目標,以實現無產階級和整個人類解放為信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牢記我們黨從成立起就把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斗確定為自己的綱領,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斗的偉大實踐推向前進。”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之鈣。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殷鑒未遠,我們要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這個從嚴治黨的關鍵,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思想建設的戰略任務,保持全黨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
學習縣委書記焦裕祿,做肝膽長如洗的百姓公仆
“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對焦裕祿,習近平一直十分崇敬,視為人生榜樣。2009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就專程來過蘭考,致敬忠魂。在干部群眾座談會上,他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3月17日,習近平參觀焦裕祿同志紀念館。 新華社記者丁林攝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重訪蘭考,他多次動情回憶起40多年前學習焦裕祿的情景:“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我當時上初中一年級,政治課老師在念這篇通訊的過程中多次泣不成聲。特別是念到焦裕祿同志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時,我受到深深震撼……”
焦裕祿精神猶如一座豐碑巍巍矗立。習近平說:“我們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祿精神的影響,是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成長的。我后來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參軍入伍,還是做領導工作,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帶領億萬人民群眾構建偉大的中國夢”靠誰去推動去實現?關鍵還是要靠黨員干部。在重任面前當仁不讓,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這才是共產黨人的應有風范。
自覺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用擔當的行動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這才是共產黨人的鮮亮底色。
講黨性講原則,敢試敢為做先鋒不做過客看客,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人民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這才是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應當擔負而且必須擔負的歷史責任。
學習鋼鐵英雄麥賢得,燃堅毅如鋼鐵的民族氣節
2017年7月28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命令:授予麥賢得同志“八一勛章”。
2017年7月28日,中央軍委頒授“八一勛章”和授予榮譽稱號儀式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八一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和證書,向獲得榮譽稱號的單位頒授獎旗。這是習近平同獲得“八一勛章”的同志集體合影。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1965年8月6日凌晨,福建漳州東山島附近海面,隆隆炮聲響徹海天,新中國成立后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正式打響。時任南海艦隊某水警區611艇機電兵的麥賢得,在頭部中彈、腦漿外溢、神志半昏迷的情況下,堅持戰斗長達3個小時,與全體參戰官兵一起,擊沉來犯國民黨軍艦“章江”號,被譽為鋼鐵戰士。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今天的世界,國際形勢正發生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今天的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全面向前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面臨難得機遇,具備堅實基礎,擁有無比信心。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前進道路從來不會是一片坦途,必然會面對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習近平說:“歷史告訴我們,戰爭不僅是物質的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沒有頑強的意志,沒有敢于犧牲的品質,再好的武器裝備也不能保證勝利。”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習近平曾指出,我們就是要善于向先進典型學習,在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從小事小節上修煉自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學習先進、保持先進、趕超先進。
參照楷模,才能更好地建立自己的實踐坐標系。
參照楷模,才能更好地作出自己的人生曲線圖。
參照楷模,才能更好地創造自己的理想正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