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朱薇)
煙火深處年味濃
對于很多人來說
年味就是
“街道張燈結彩,耳邊《恭喜發財》”
新春佳節即將到來
年味早已在不經意間
飄散在儀隴的街頭巷尾咯~
熏臘肉、買年貨、添新衣
大掃除、貼春聯、掛燈籠
……
人們忙碌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
迎接新年的到來
◆ 臨近春節趕集忙,備足年貨迎新春。走進新政鎮老街,市場供貨充足,交易秩序良好,前來購買年貨的群眾絡繹不絕,各種叫賣聲、討價聲、歡笑聲,年味十足,熱鬧非凡,好似一幅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年俗畫”。
鋪滿年貨的攤位一個緊挨一個,排起了長龍,放眼望去,人頭攢動。春聯攤、水果攤、蔬菜攤、香腸、臘肉攤等各種攤位圍滿了趕集人群,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男女老少或背著背簍,或拖著購物筐置辦起了年貨,為新年的到來做準備。
家住銀山社區的居民閔德珍一大早就跟同伴一起到新政趕集購置年貨,一圈下來,背簍早已被年貨填滿。
“趕場買了肉、豆腐干、玉米,還買了不少的糖果點心,今年一家人準備過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
—閔德珍
◆ 縣城的琳瑯大道、宏德大道、一橋、二橋等街頭巷尾都掛起了大紅燈籠、中國結,遠遠望去,像一串串喜慶的紅瑪瑙,把整個儀隴縣城裝點得格外溫馨。
◆ 走進德鄉儀品步行街、星城廣場、康寧街、仁和街等大街小巷的店鋪新年氛圍感滿滿,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新衣,色彩斑斕,仿佛一片喜慶的海洋。
大人們穿梭在衣架間,精心挑選著,摸摸這件的料子,看看那件的款式,眼神里滿是對新年的期待。給老人選的,是厚實又保暖的棉衣,希望長輩們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健康康;為孩子挑的,是款式新穎、童趣十足的外套,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套上,在鏡子前蹦蹦跳跳,那歡喜勁兒仿佛已經提前感受到了新年的快樂。
“謝謝姐姐給我買的過年新衣服,真的很喜歡,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與家人在吉慶街買新衣的初中生朱夢怡說。
◆ 農村年味進行時,忙忙碌碌迎新春。臨近過年,日興鎮尖山村家家戶戶都開啟了大掃除模式,男女老少齊上陣,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清理個遍。墻壁上一年的灰塵被擦拭干凈,窗戶玻璃擦得透亮,仿佛能照出人影。
尖山村3社老人蒲茂春扛著斧頭將家里的木柴劃成一塊一塊的,農村的冬天,柴火可是取暖做飯的好幫手。砍下的柴,一捆一捆地碼好,整整齊齊的堆在柴蓬里,看著那堆得高高的柴垛,心里就覺得踏實。想象一下,新年夜里一家人圍坐在溫暖的柴火旁,吃著熱氣騰騰的年夜飯,談笑著一年的收獲與來年的期望,那畫面,別提多溫馨咯。
◆ 年味是“味道”的專屬記憶,香腸、臘肉、豆腐干……在日興鎮星火村林大爺、尖山村文仁珍等群眾家中,過年前正忙碌著熏臘肉、香腸,制作豆豉粑粑,精選肥瘦相間的豬肉,用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腌制,掛在通風處晾曬,再用柏樹丫、香蕉葉等慢慢煙熏。陽光灑在香腸、臘肉上,泛出誘人的光澤,光是看著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
尖山村群眾文仁珍用豌豆、胡豆等豆類制品,經過炒、煮、過濾、發酵、晾曬,豆豉粑粑就做好啦。
“我每年過年都會做豆豉粑粑,送給家里的親戚,豆豉粑粑跟臘肉炒很好吃哦~”
—文仁珍
◆ 墨香紅韻,解鎖蛇年新春氛圍感。儀隴縣政協書畫院義務寫春聯活動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與節日的喜慶。縣書法大師許棚正揮毫潑墨寫春聯;縣剪紙大師何小鏘、袁稚發與群眾互動剪新年剪紙。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墨香與年味交織在一起,傳遞著新春的祝福。現場圍滿了人,大家都等著帶一副寓意美好的春聯、剪紙回家。
◆ 窗戶上,各式各樣的窗花也不甘示弱地展示著風采。當這些窗花貼上窗戶,陽光一照,整個屋子都變得亮堂堂、喜洋洋的。
貼春聯、剪窗花,這些看似簡單的舉動,卻承載著咱中國人對新年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的一年,愿大家都能像這春聯和窗花所寓意的那樣,日子紅紅火火,萬事順順利利!
煙火人間暖,年味進行時
你心目中的年味
又是什么呢?
小編祝儀隴融媒廣大網友
新年快樂、蛇年巳巳如意
△注:本文圖片拍攝:唐嗣忠、范紅英、陳萬里、張雨婷、饒程、黎瑾、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