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馮方雄
在區域發展的激烈角逐中,營商環境宛如一方孕育企業成長的肥沃土壤,更是彰顯城市競爭力的關鍵軟實力。剛剛過去的2024年,南充以開展營商環境優化爭先行動為有力抓手,緊密圍繞市場主體需求,銳意改革創新,將優化營商環境視作發展經濟的“先手棋”、招商引資的“強磁場”以及釋放活力的“穩定器”,全方位提升企業的獲得感與滿意度,全力以赴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在這優良營商環境的強勁東風吹拂下,截至2024年11月,全市新增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般達到4.6萬戶;同年12月25日,《南充市開展營商環境優化爭先行動,激活高質量發展“源頭活水”》成功躋身2024年度省政府綜合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行列,南充營商環境的“新名片”熠熠生輝。
用心 打造優質政務服務“高速路”
“辦事快到超乎想象,簡直太便捷啦!”近日,在順慶區政務服務中心“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四川潮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會計佘小燕滿心歡喜。她前一天才在網上提交企業信息變更申請,次日便在窗口順利領取到嶄新的營業執照,這般風馳電掣的辦事速度,令她贊不絕口。
“我們全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深度優化審批流程,大膽創新服務模式,力求讓政務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切實為群眾和企業辦事減負提速。”順慶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郗義杰介紹說。
政務服務大廳作為直面群眾的前沿陣地,也是展現本地政務服務品質與營商環境風貌的關鍵“窗口”。踏入位于西充縣城北新區的政務服務大廳,整潔敞亮的環境令人心曠神怡,寬敞大廳內,工作人員各負其責、熱忱服務,“電子證照超市”、政務公開體驗區、“24小時服務專區”以及適老化設施等特色服務一應俱全,讓人眼前一亮。
“為有效化解企業和群眾‘上班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的困擾,西充縣行政審批局巧辟蹊徑,通過推行‘延時服務’‘預約服務’等貼心舉措,延展服務時段與范疇,最大程度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便利。”西充縣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2024年,南充在優化“政務環境”征程上精準發力,聚焦便捷優質目標,做到規范高效。精心研究制定《南充市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對市縣鄉村四級820余項事項實施清單化精細管理;縱深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全市無差別綜合窗口占比達50%,市本級428項入駐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無差別受理;持續發力提升網絡辦理效能,推動50項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輕松可辦,“最多跑一次”比率高達99.99%,300余項“川渝通辦”事項入駐專區(專窗)高效辦理。
用力 筑牢法治保障“防火墻”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所在,是經營主體的共同心聲,更是衡量營商環境優劣的重要標尺。
在南部縣城北綜合管廊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監理項目評標現場,一場別開生面的“云端評標”正在上演。7名評標委員會成員經由簽到系統自動隨機分配至7個獨立“評標工位”,分布在不同評標室內,專家們借助音視頻交互系統線上暢所欲言,運用云端工具打分、簽章,全程無紙化、電子化、遠程化操作,實現評標全流程“智慧升級”。
這正是2024年南充在工程招投標領域力推“暗標盲評”、力促陽光招標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南充大膽創新,在工程招投標領域匠心獨運地推行“暗標盲評”模式。所謂“暗標盲評”,即在技術性指標評審環節,巧妙借助現有公共資源電子交易系統,全程自動屏蔽投標企業標識信息,并隨機編排每名評標專家評審投標文件的順序及其對應的投標企業代碼,將傳統的“明標開卷”評審變為“暗標閉卷”評審。
“‘暗標盲評’模式從制度根源上收緊對評標中自由裁量權的監管約束韁繩,推動評標監管制度日臻健全完善,為招投標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保駕護航。”市發改委政策法規科相關負責人說。
2024年,在維護“法治環境”的“戰場”上,南充聚焦破壁清障,力保公平公正。創新推出的工程招投標領域“暗標盲評”模式已在129個項目中落地生根,成功實現評標結果“零異議”“零投訴”的佳績。同時,全面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存量文件710件,廢止5件,嚴格審查增量文件103份。此外,積極入企開展法治體檢133次,精心出具體檢報告125份,為企業健康發展筑牢法治根基。
用情 厚植保障到位要素“生態圈”
“公司購置設備的資金尚有缺口,這可如何是好?”近日,四川南充京華絲綢有限公司總經理蒲曉平眉頭緊鎖,向高坪區經濟信息化和科技局企業股工作人員劉文妮訴說著企業面臨的困難。
“2024年10月以來,我們馬不停蹄地為全區工業企業牽線搭橋,提供銀企對接、政策宣傳等全方位幫扶,全力化解他們生產中的急難愁盼,助力企業沖刺年度目標。”在成功解決了京華絲綢的燃眉之急后,劉文妮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還將深度摸排企業融資需求,精細建立臺賬,把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精準推薦給銀行機構,確保銀企無縫對接,助推全區中小企業茁壯成長、做大做強。
在營商環境上,金杯銀杯不如企業的口碑。“企業擴產急需用地,沒想到政府部門辦事效率這么高,一天就把手續辦得妥妥當當,還送證上門,現在的政務服務真是既高效又貼心。”日前,位于營山縣工業園區的四川省德健榮昇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難掩喜悅之情。
原來,四川省德健榮昇電子有限公司因生產規模擴張,規劃新建廠房用地,急需辦理工程規劃許可證和用地規劃許可證。營山縣行政審批局聞訊而動,迅速安排“項目秘書”一對一上門貼心服務、悉心指導申報,短短一天便完成全部手續辦理。證件制作完成后,又第一時間“送證上門”,為企業節省了大量寶貴的辦事時間與成本。
2024年,我市各相關部門聚焦金融、土地、數據、人才等要素保障環節,夯實要素保障體系,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嚴要求推動營商環境建設提檔升級,助推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夯實公共要素保障根基,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大幅壓減至50個工作日以內,水電氣聯合報裝實現“一件事一次辦”,用氣報裝更是縮短至4個工作日,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另一方面,強化用工供需對接橋梁,精心打造企業“共享用工”余缺調劑平臺,組建“1+10”產業人才發展聯盟,常態化開展重點產業招工引才行動,為企業發展注入人才“活水”;同時,加強金融信貸服務支撐,深入實施“民營企業融資難破解行動”,積極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第一時間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強心劑”。
營商環境建設永遠在路上,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當前的南充,正處于以市委“1558”工作思路統攬治南興南各項事業躍上新臺階的關鍵期,將繼續以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增強企業獲得感和發展信心,以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來南充投資發展,為“建成副中心、譜寫新篇章”注入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