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通訊員 范紅英)為深入挖掘整合利用儀隴德鄉文化資源,講好德鄉故事,傳承紅色基因,12月19日,由四川張思德干部學院、中共儀隴縣委黨校、儀隴縣教育和體育局主辦,儀隴縣宗旨教育研究中心、儀隴縣教育科學研究室承辦的“德鄉儀隴‘思政?黨性’教育特色課程開發聯合教研活動”在四川張思德干部學院舉行。
中共南充市委黨校副校長、四川張思德干部學院副院長王英龍,儀隴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奎,儀隴縣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棟宇,儀隴縣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張曉玲等領導出席活動。本次活動由中共儀隴縣委黨校副校長魏麗軍主持。
開展聯合教研活動,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加強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通過共同備課、觀摩教學、專題研討等形式,共同攻克思政、黨性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和挑戰,促進思政、黨性教育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提升“思政?黨性”教育質量和水平。
四川張思德干部學院與儀隴縣教體局攜手合作,開展“思政?黨性”教育特色課程教研活動,既是一次思想理論的創新研討,更是一次教育教學的探索實踐,對豐富思政課內容、提升教育方法、強化黨性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我們將以此為契機,聚焦工作重點,改進教育方式,在課程建設上下功夫,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做文章,在教學方法創新上求突破,持續推進“思政?黨性”教育創新發展。
教研活動中,宏德中學高中政治教師曹麗、四川張思德干部學院青年教師許煒萍分別進行思政課、黨性教育課展示。
“今天,兩位老師給我們呈現了不同風格、各有千秋、精彩紛呈的教學盛宴,從道理學理哲理上讓我們深化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精髓要義,使我們能更好地堅持好、運用好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切實貫徹落實到工作全過程。”四川張思德干部學院高級講師蔡富強表示。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參會人員圍繞“如何研究與開發‘思政?黨性’教育特色課程”等問題展開交流研討。儀隴縣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張曉玲就如何開發和打造優質“思政?黨性”教育特色課程,提出要堅持做到政治性與學理性等“八個相統一”。儀隴縣進修校副校長李光瓊建議要加強培訓培養,建設一支優秀的“思政?黨性”教育師資隊伍。儀隴縣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棟宇在交流談到,要通過“建組織、優機制、搭平臺、辦活動、強保障”等,推動活動常態長效開展。
“此次教研活動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共進的優質平臺,有力推動了思政課教學理念的更新與教學方法的創新,必將對今后的思政教學質量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儀隴縣思德小學校校長劉琦表示。
交流活動中,參會教師均表示將積極汲取座談研討會的精髓,緊緊圍繞儀隴及南充紅色文化資源,凝聚全縣黨性教育、思政教育核心力量,有效整合資源,切實增強思政教育、黨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進一步推動儀隴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和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
四川張思德干部學院部分青年教師,儀隴中學、宏德中學等中小學的50余名思政教師參加教育特色課程聯合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