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晚20時許,儀隴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在省道204日興鎮九嘴灣村路段處有一村民倒在馬路邊,生死不明。接警后,儀隴公安交警大隊、日興派出所、金城派出所警力迅速趕赴現場展開調查。
民警及醫護人員趕赴現場后對倒地村民進行緊急救助,遺憾的是,傷者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無效后死亡。經民警現場勘查,初步判定此案為交通肇事逃逸。事發現場
事發路段偏僻且人煙稀少,周邊未設置任何天網監控設施,破案難度極大。“是案,總有蛛絲馬跡”,憑借執著的辦案信念和不懈的循線追查,終于通過數百米外居民自用安防監控,在模糊光影中觀察到肇事車輛為一輛二輪摩托車。隨后通過大量走訪,辦案民警綜合判斷肇事摩托車為一輛紅色普通高架摩托,駕駛員戴紅色頭盔、摩托車尾部捆綁大量線狀物品。
掌握關鍵線索后,辦案民警一方面由案發現場向金城鎮、日興鎮兩個方向摸排社會監控,另一方面及時向周邊路面執勤警力通報警情。據了解,當晚在儀隴縣公安局統一指揮下,案發時段附近幾個鄉鎮正在集中開展酒醉駕交通違法行為整治,肇事車輛無論向哪個方向逃逸,都有可能在卡點接受檢查,大概率會被執法記錄儀拍下車牌。功夫不負有心人,凌晨1時許,民警通過逐幀篩查發現,嫌疑車輛出現在金城鎮東環路檢查卡點民警執法記錄儀的影像當中,且車輛號牌也被清楚拍下,信息對比無誤,辦案民警最終鎖定嫌疑人李某某并在其兒子住所將其抓獲。
在事實和證據面前,肇事者李某某對當晚交通肇事逃逸的事實供認不諱,其自稱“撞人地點偏僻又是晚上,抱著僥幸心理,以為交警查不到……”
至此,“12.15”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成功告破,從案發到將嫌疑人抓捕歸案僅用了6個小時。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儀隴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真相可能晚到
但絕不會缺席
肇事存僥幸
逃逸憾終生
1.肇事逃逸負全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機動車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規定,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駕駛人在未采取措施的情況下駕駛被保險機動車或者遺棄被保險機動車逃離事故現場,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違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發生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肇事逃逸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身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物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肇事逃逸或者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1.停車確認受害者狀況并救護受害者。若事故發生傷亡,應立即采取救護措施,送醫院搶救或撥打120,使受害者得到最大救助。2. 迅速報警。無論是肇事者自己還是委托他人報警都要說清楚:交通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死傷人數、傷者傷勢;損壞物品、損壞程度;事故已采取的措施。3.保護事故現場,嚴防二次事故。事故發生后,要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來車方向50米外設置警告標志,以免發生二次碰撞。對油箱破裂、燃油溢出的現場,要嚴禁煙火,以免造成火災。除搶救傷者,現場應保持原樣,以便勘察現場、固定證據。4.收集證據并通知保險公司。收集受害者、現場目擊者情況,第一時間向保險公司備案。1.確認肇事者并馬上報警。若出現受傷,盡快撥打120使自己得到救助。
2.保護現場,收集材料。注意查看信號燈以及周圍是否有目擊證人。若肇事者要逃逸,要記住肇事車輛相關特征和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部令第146號)第十三條規定,發生死亡事故、傷人事故的,或者發生財產損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保護現場并立即報警:
(一)駕駛人無有效機動車駕駛證或者駕駛的機動車與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不符的;(二)駕駛人有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嫌疑的;(三)駕駛人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嫌疑的;駕駛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立即組織車上人員疏散到路外安全地點,避免發生次生事故。駕駛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傷無法行動的,車上其他人員應當自行組織疏散。
出行時請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
請立即停車、搶救傷員、保護現場
并立即報警
編輯:吳蘭
責編:謝銀川
編審:蒲勇
監制:景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