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劉遠華)鄉村要振興,產業培育是基礎。柳埡鎮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探索“黨建+村集體”的發展模式,選育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柳埡鎮悅來村種植韭菜的面積達到300畝。由村集體領辦的這項特色產業,通過精心管護,長勢喜人,微風吹過,空氣中彌漫著韭菜的芳香。一大早,鎮上農技人員來到韭菜基地,仔細觀察幾壟后,發現部分地塊出現病蟲害問題,立即叫來村干部和管護韭菜的黨員一起研討防治方案。
“這個韭菜存在黃葉現象,有灰霉病危害,建議你們使用殺菌劑,比如多菌靈等高效的藥進行防治。”柳埡鎮農技人員唐和平一邊看一邊提出解決方案。
眼下高溫持續,韭菜容易抽薹[tái]。農技人員告訴村上干部,韭菜的管理,治蟲是一個方面,還要及時摘除韭菜的嫩薹,才能保證韭菜本身的品質。村上立即組織人員,割去韭菜的嫩薹。
“在今年高溫天氣情況下,鎮上的農技人員隨時給我們指導技術,幫助我們管理韭菜,這增強了我們把韭菜產業做好的信心。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的韭菜一定會獲得豐收。”
柳埡鎮悅來村韭菜基地地勢較高,鎮上除派出農技人員防治病蟲害,還落實專門的人員,負責協調從思德水庫逐級提水到蓄水池,保證噴灌和澆灌用水的需要。這段時間,村上在家黨員特別是年輕黨員,每天都要逐地塊檢查噴灌設施是否能用,然后手動澆灌,保證每塊地的韭菜不受干旱。
我們輪流到韭菜基地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到勞作的快樂,也能讓我們在勞動中增進為民服務的感情,在實踐中提升為民服務的本領,助力鄉村振興。
柳埡鎮在悅來村探索“黨建+村集體”發展特色產業取得一定成效后,又有了新的打算。
我們在全鎮采取“黨建+村集體”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轉型發展市場前景好且符合耕地保護政策的產業,引領群眾致富。同時,讓黨員和技術人員走進田間地頭,助農解疑,助農增收,從而實現全鎮農業產業向好向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