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革命老區人民盼來火車,盼來高鐵,巴南高鐵讓四川儀隴終圓“火車夢”。7月17日-19日,50多名四川籍全國知名作家藝術家,在儀隴進行為期3天的采風,體驗高鐵通車帶來的巨變。
▲在儀隴制造業車間采風(攝影 范紅英)
作家、藝術家們走進馬鞍客博園耕讀館、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體驗客家文化和紅色文化;在巴南高鐵馬鞍站、儀隴站,看高鐵給儀隴帶來的變化;在德園景區感受三鄉文化剪紙、篆刻、書法的特別魅力;在秀水長灘濕地公園品味優美環境帶來的清爽愜意。作家和藝術家記錄精彩瞬間,同當地群眾、車間工人、桑園農民溝通交流,尋找創作靈感。
▲在儀隴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采風(攝影 范紅英)
“動車、高鐵都不可能站臺送別了,戀人在火車站臺擁抱的場景沒有了。”四川文聯副主席、四川作協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以“火車站送別”這個小細節為例,提醒高鐵通車后會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變化,“城市面貌、經濟發展、交通建設、老百姓的生活狀態都和過去有著很大的變化,儀隴在新時代正在煥發著它應有的青春和活力。”
中國作協會員、南充市文聯副主席、南充市作協主席瘦西鴻激動不已——無論是農業、工業還是城市建設,家鄉儀隴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革命老區通高鐵,是作家創作的源泉,大家會寫出一批好的作品,來謳歌儀隴人民的艱苦樸素和創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