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bz5sp"><del id="bz5sp"></del></label>
    <i id="bz5sp"><meter id="bz5sp"></meter></i>

    綠樹銀絲織錦繡 ——四川儀隴縣布局蠶桑絲綢全產業鏈見成效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傳君

    全縣桑園面積7萬余畝,其中優質桑園4.1萬畝,年產優質繭3718噸;成功創建四川省四星級蠶桑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園區優質繭能達到5A級以上生絲標準;桑園通過返租倒包模式,帶動全縣上千戶農戶參與,戶均增收5萬元以上;吸引大型龍頭企業4家,全產業鏈綜合年產值達6億元……

      從基地建設、種桑養蠶,到烘繭繅絲、織綢制衣,再到外貿出口,近年來,作為四川省蠶桑產業重點縣,南充市儀隴縣逐步完善各個環節,著眼布局蠶桑絲綢全產業鏈,成績亮眼。

    利益聯結 帶農增收

      走進銅鼓鄉龍家店村,一片片碧綠的桑園鋪展在眼前,進入桑園中的蠶房,蠶農正忙著給蠶寶寶喂食桑葉。2018年起,該村發展桑蠶種養,目前共有桑園2000畝,均進入盛產期,全年養蠶3600張。

      銅鼓鄉是儀隴縣蠶桑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園區內桑園總面積1萬畝,涵蓋6個鄉鎮23個村,建有小蠶共育室40間、蠶房150座。園區所栽桑樹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及西南大學推薦的“農桑”“強桑”兩個優良品種,可年養蠶2萬張左右。

      據悉,園區系儀隴縣招引的一家香港企業的子公司建設,除了公司自留約300畝地作為示范農場外,其余全部返租倒包給養蠶戶,現有業主104戶,業主返租倒包桑園最大的有300余畝,最小的也有30余畝。蠶寶寶在小蠶共育室養至三齡便分給業主,養20天左右出繭。

      養蠶究竟賺不賺錢?龍家店村片區的蠶桑生產負責人羅磊給記者算了筆賬:“1畝桑可以養2張蠶,可采收七八十公斤繭子,按目前公司的回收價每公斤62元計算,每畝桑的蠶繭產值可達4000元以上,除去土地流轉、桑園管護等成本,可得純利潤2000元。”

      銅鼓鄉副鄉長張嬌說,全鄉桑園總面積5000余畝,占整個園區的一半,種桑養蠶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也是一些村壯大集體經濟的主要途徑。據介紹,龍家店村集體返租倒包100畝,每年純收入至少10萬元,3年就用賺來的錢修建了新的村活動室。

      桑園用工還能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僅龍家店村,每年就有200萬元勞務收入。據了解,園區形成了“一園生五金”的利益聯結機制,即農戶流轉土地得租金、有能力的農戶返租倒包得酬金、鼓勵農戶糧經復合種植得現金、入園進廠務工得薪金以及財政獎補量化分紅得股金。

    引企投資 制衣出口

      說起這家來儀隴建設園區的港企,還有故事。港企在廣東珠海有服裝廠,而廠里大多數工人來自儀隴。公司來儀隴考察后,發現南充乃“千年綢都”,蠶桑絲綢產業基礎雄厚,幾乎每個縣區都有相應企業,只不過大多已破產重組,空閑的熟練工人很多,加之儀隴正四處招商,于是該企業決定在此投資。

      2013年,這家港企在儀隴投資5億元創辦時裝有限公司,主要以絲綢為原料,生產出口歐美的高端服裝。因歐美對產品溯源要求嚴格,越高端的服裝越講究原料品質,因此,2018年,這家港企決定在儀隴自建基地,并逐步建設涵蓋繅絲、織綢等環節的工廠。于是,一家集蠶繭生產、繅絲、織綢等環節于一體的有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此誕生。次年,這家港企又在儀隴成立公司,主營對外貿易。目前,設計產能5760緒、年產200噸生絲的繅絲廠和設計產能360萬米的綢廠均投產。

      有機農業科技公司銷售總監周洲介紹,繅絲廠共安裝自動繅絲生產線6條、復搖機4條、真絲被捻機4條、洛絲機3條、無捻并絲機2條、智能分條整經機1條。目前,僅一期工程就需要30萬公斤蠶繭,待二期工程完成后,所需蠶繭60萬公斤,然而當前基地僅能供繭18萬公斤。

      織綢廠設計產能對生絲的需求量也十分龐大。“360萬米需要400噸生絲,也就是說,自己的繅絲廠生產的生絲全部用于綢廠,還差1倍的缺口。”周洲說,服裝廠年產1200萬件衣服,所需布料1800萬米,顯然,僅自己的綢廠織出的綢子,遠遠無法滿足需要。

      越到后端,對前端原料需求缺口越大,這該如何解決?有機農業科技公司副總經理朱曉峰介紹,下一步將擴大生產基地,現正在嘗試跟各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采用“公司+基地+村集體+農戶”的模式,按照嚴格的技術規程,擴大桑園種植面積,目前已擴大2000畝。

    創新技術 補短延鏈

      儀隴縣還有另外3家龍頭企業,同樣采用返租倒包的模式,發動農民參與養蠶,3家基地總面積1.2萬畝。然而,與港資有機農業科技公司不同的是,這3家主要做前端蠶繭生產,對后端深加工涉及較少。

      如果4家龍頭企業能橫向合作,彼此可彌補各自的短板。“我們以養雄蠶為主,單繭抽絲長,清潔及潔凈指標均能達到6A級,因此對其他企業的原料要求很高。”周洲說,若能在桑樹品種、蠶種選擇、蠶繭生產技術標準等方面達成一致,合作共贏是最好的,他們公司也有這樣的想法。

      若要自己擴大基地,則必須充分調動種養環節參與者的積極性,提高產值和收益是最重要的。“那就必須實行精細化管理,將基地畝產值提高甚至翻番。”周洲說,公司按照“以種控繭、以繭控絲、以絲控價”的思路,使每畝桑園產繭量提高到120公斤,畝產值將提升50%。

      儀隴桑園普遍采用“6215”的栽種標準,即寬行6尺、窄行2尺、株距1.5尺,完全具備套種的條件。“如果冬季套種土豆、豌豆、胡豆等作物,每畝可增加產值1000元,如果在春夏秋季林下養殖雞鴨鵝等家禽,產值又可增加1000元。”周洲說。

      養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節約勞動成本,是提高養殖戶收益的關鍵。2018年起,儀隴縣著力研發蠶桑實用機械,儀隴大雄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積極與電子科技大學、西華大學等高校專家合作,已經取得不錯的成效。

      據了解,在儀隴縣,第三代養蠶實用機械現已研發成功,獲多項國家專利,無論小蠶大蠶,均能通過機械設備代替人工操作。在800平方米的蠶房安裝這樣的設備,每批次養蠶量可提高60%、節約人工成本90%,每張紙可降低養殖成本400元,目前推廣2.1萬張,共節約成本840萬元。

      除此之外,該縣還積極彌補產業鏈上的空缺和短板,高品質絲綢的印染煉染廠即將上馬,綜合產值將進一步提升……為使蠶桑絲綢產業進一步提質增效,儀隴步履不停,一直在路上。

    END


    編輯:吳蘭 責編:林子檬 編審:蒲勇 監制:張斌

    智慧儀隴APP 舉報

    論壇熱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欧美日韩亚洲乱国产综合|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狠狠色综合色区|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天天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色8激情欧美成人久久综合电| 狠狠的干综合网|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天天婬色婬香视频综合网| 91超碰碰碰碰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