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攝影 周彬
6月27日,巴南高鐵全線通車。148公里線路穿越儀隴、巴中等川陜革命老區,將成為連接成都平原經濟區與川東北經濟區的便捷通道,對完善成渝地區城際鐵路網、促進川東北經濟區融入成渝城市群具有重要意義。
巴南高鐵的開通,將怎樣推動沿線巴中、南充的發展?記者采訪了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西南交通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陳光。
高鐵開通
將沿線“紅色”和“綠色”基因轉化為核心競爭力
巴南高鐵位于四川省東北部,起自巴中東站,向西經巴中市經開區、巴州區、恩陽區,南充市儀隴縣、南部縣、蓬安縣、順慶區,接入南充北站。
在陳光看來,巴南高鐵同時具備“紅色”和“綠色”兩種鮮明的色彩。“紅色”是指它穿越了川陜革命根據地核心地帶,串聯起朱德故里、張思德紀念館等人文景觀;“綠色”是指沿線生態環境優良,集合了光霧山、恩陽古鎮、米倉山等自然風景。
不難看出,巴南高鐵沿線自然、人文景觀都非常豐富,無奈秦嶺橫亙、巴山阻隔,讓“望山跑馬死”的交通窘境成為制約當地發展的現實難題。
“我第一次去巴中用了七八個小時吧。”陳光說。如今,巴南高鐵通車,巴中到成都的鐵路旅行時間縮短到2個多小時。待未來成達萬高鐵通車后,巴中、南充到成都、重慶的時空距離將進一步拉近,也將助推當地的“紅色”和“綠色”資源被更多人知曉,進而帶動兩座城市經濟發展,轉化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福利。
高鐵連線成網
帶動川東北走向振興之路
在四川五區共興區域發展戰略中,川東北經濟區是東北向開放的重要門戶。然而,相對閉塞的交通不僅影響到當地居民出行,也成為貨物流通、經濟發展的阻礙。
在陳光看來,巴南高鐵的通車或許可以成為川東北走向振興的新起點。
他解釋,未來巴南高鐵將與成達萬高鐵構成川東北地區的鐵路網絡,進而推動巴中、南充成為川東北的貨物運輸區域樞紐。貨運暢達后,自然會為各種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更多的利好指日可待。
“隨著高鐵聯網,川東北與重慶、成都兩個特大中心城市的距離也將拉近,對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讓周邊更多城市融入國家戰略來說,意義重大。”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