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易立權)4月15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南充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即將進入第二階段:以縣域為基本單元,實地開展文物調查。
據悉,我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從2023年11月開始,到2026年6月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主要任務是建立市、縣(區)普查機構,擬定工作方案,確定技術標準和規范,開展培訓工作。第二階段為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主要任務是以縣域為基本單元,實地開展文物調查。第三階段為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主要任務是依法認定、登記并公布不可移動文物,建立全市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逐級驗收并向社會公布普查成果。市、縣人民政府根據普查結果,及時將重要的不可移動文物核定公布為相應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
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范圍是我市境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對已認定、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同時調查、認定、登記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主要內容包括普查對象名稱、空間位置、保護級別、文物類別、年代、權屬、使用情況、保存狀況等。
據了解,目前,全市共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591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67處,文物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位于閬中市保寧街道西街的張桓侯祠(又名漢桓侯祠、張飛廟),坐落在南充市高坪區鶴鳴山風景區的無量寶塔(俗稱“宋代白塔”)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我市已組織各縣(市、區)全面收集本轄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件,梳理其升級、合并、信息變化等前期情況,建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名錄、實有名錄。市本級及各縣(市、區)已全面完成普查機構組建工作,完成南充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實施方案和宣傳工作方案編制,組建普查隊伍。正組織市、縣級普查隊伍參加全覆蓋培訓,掌握普查系統、熟悉普查方法,提升專業水平、建強普查隊伍。同時組織梳理2012年以來考古工作、文物資源調查中新發現文物,建立新發現文物線索清單。加強與相關部門對接,掌握歷史建筑和農業文化遺產、工業遺產、中華老字號等行業類文化遺產名錄,預先將其納入普查范圍,并督促各地對列入線索的普查對象進行預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