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吳嘉輝,是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現服務于儀隴縣新政初級中學校。
2023年本科畢業后,我便積極響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前往遠在祖國西部的四川省儀隴縣支教,參與到鄉村教育的工作中,主要承擔起支教學校歷史學科和政治學科的教學工作,至今的半年多的支教中在教師崗位累計授課超300課時,覆蓋鄉鎮學生超200人。
初次成為一名支教老師的我對未來的教學生涯充滿了期待與信心。儀隴縣是朱德總司令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典范張思德同志的故鄉,從縣域建設和人文都充斥著濃厚的“兩德”文化,更加堅定了我們服務鄉村教育的信念。我們支教團安頓好之后就賡即組織開展工作,針對暑期留守兒童無人看管的情況,如何緩解假期里鄉村子女陪伴難、安全且充實地幫助孩子們度過暑假時光成為擺在我們研支團面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在和團縣委細致溝通后,我和研支團的伙伴們組建了北京郵電大學七彩假期志愿服務隊,希望能夠盡己所能為支教地做出貢獻。從夏令營安排的反復推敲,到實施方案的多次研討,從思考如何讓孩子們安全、家長們放心,到如何讓儀隴縣的小朋友們都能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暑假,我和我的同伴們絞盡了腦汁。終于,在我們來到儀隴縣的第二周,在團縣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成功推出了“七彩假期,儀路童行”主題暑期陪伴活動。
從“冬奧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到“李清照詩詞與音樂的融合之美”,從“安全標識我知道”到“張思德紀念館主題參觀學習”……我們的團隊整合資源、精心安排,充分發揮每一名團隊成員的特長,圍繞紅色教育、音樂理論、安全自護、心理健康、閱讀分享、法治教育、自然科學、創意手工等特色內容,在橫跨兩個月的時間內開展了共計40小時的夏令營課程與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輕松、愉悅、充實的假期,更是解決了家長們的后顧之憂,得到家長們的一致好評。我們的項目最終也有幸入選了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和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遴選的“志愿服務示范團隊”。
仍記得在支教出征大會上,我和22名同伴們都曾立下“豪言壯志”,希望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為支教地的學生們點亮希望之光。在支教的過程當中,身為北郵聲樂特長生的我主動利用課余時間創辦了新政初中校合唱團,希望能夠用己所長,讓支教地的孩子們感受音樂之美。
擔任指導教師期間我每周堅持指導合唱團完成四課時的訓練任務,從基礎的樂理知識和發聲方法,到聲樂作品的處理細節,從團隊精神和個人自信的培養與樹立,到深刻領悟合唱這門藝術的深刻意義,我努力將在北郵藝術團所受到的指點和教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給支教地的小孩子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指導不止給孩子們帶來了演唱技巧的提升,更讓孩子們一步步愛上了合唱,讓孩子們得以自信地走上舞臺,在歌唱憲法、校園合唱節等多項大型校園活動中展示自我,更是打出了新政初中合唱團的名片。
隨著合唱團的蓬勃發展,在一二九運動紀念日到來之際,我也受邀作為教師代表擔任快閃活動大合唱指導和領唱,帶領全縣中小學生代表在朱德紀念廣場上演唱《少年中國說》,讓藝術的種子在每一個支教地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在學期中旬,我發揮自身所長又主動承擔了額外一個高年級班的政治學科教學任務。面對一周十八課時的課業壓力和全新的備課內容,我仍每天堅持清晨七點半走進課堂,努力化壓力為動力,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為了讓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核心思想更深刻地產生影響,進一步提高課堂的學生參與度,利用在校期間長期參與模擬政協活動的經驗,在政治課堂上引入了“參政議政我建言”的課堂活動,以新聞播報和撰寫建議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不只要掌握課本,更要跳出課本,了解社會,心系祖國與家鄉,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最終圓滿完成代課任務,更讓更多的鄉鎮孩子們在建言獻策的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
在本職的歷史課程中,我則用自己的方法讓本就內容豐富的歷史課本更加生動地呈現。從由點到面地將學生們熟知的戰國時期的歷史人物和重要典故聯系到“桂陵之戰”中,到用“賣炸雞”的故事解析漢武帝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的經濟措施,從商鞅變法措施的現代化理解,到對于四書五經六藝的細細科普,我盡己所能讓學生們愛上了歷史,愛上了中華民族的五千年優秀文化。
在來到儀隴之前,一句屬于支教志愿者的宣言我便早已牢記——“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我一直在想,這件“終生難忘的事”究竟如何去做。現在,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或許我們到來的這一年不能夠改變什么,但我們必然會盡己所能、用己所長,用責任與擔當在每一個支教地孩子們的心中都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期待著未來的某一天他們將會成為我們,超越我們。或許,這便是我們來到這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