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陽光和煦
大地蘇醒,生機勃發
今日16時27分
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立春作為四時之端
標志著寒風凜冽、萬物閉藏的
冬天正在結束
風和日麗、生機勃勃的春天
即將到來
令人充滿希望
立春之日,裊裊東風輕撫臉龐,大地開始解凍,春就在冰雪中靜靜地孕育著生機。
立春五日后,沉睡一整個冬季的蟲類慢慢蘇醒,迎接嶄新的開始。
再五日,水底的魚群感知到溫暖而游至水面,此時冰凍似融非融,魚兒們爭相著破冰而出。
最初的迎春活動,主要是國家祀典,后來發展為民間的活動,后者要簡單并有趣得多,如貼宜春帖、掛春幡等。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就有。在江南地區,立春日要在門上貼上“迎春春來,接福福到”的字樣。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
打春即打春牛,亦稱“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將泥塑春牛打碎,這是農耕文明時代的遺風。通過打春牛之俗,提醒農人,春天已到,應該不違農時,及時播種谷物,祈愿一年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立春
是四季的開始
是復蘇的開始
愿我們在這美好的時光里不負自己
不負春光
END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