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董瑞豐李恒
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肺炎支原體感染、流感等交織疊加,今冬的呼吸道疾病是否有所增加?如何更好防治?國家衛生健康委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就社會關切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呼吸道疾病增多?發病水平總體正常
肺炎支原體感染、單核細胞增多癥、流感……近期,“中招”呼吸道疾病的人似乎越來越多。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介紹,其實每年冬季都是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肺炎支原體是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之一,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每3年至7年會出現周期性的流行。單核細胞增多癥也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疾病,發病率沒有比往年增加。
童朝暉表示,新冠疫情期間,由于大家采取嚴格防護措施,一些急性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有所下降。隨著防控進入新階段,這些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回歸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也是正常現象。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紹,我國各地冬春季的流感流行季一般是從每年10月中下旬到次年3月中上旬,在1月份左右達到峰值。近期流感監測數據顯示,各地正逐漸進入流感流行季。
不少人感染新冠病毒?呈波動下降趨勢
互聯網上有聲音說,不少咳嗽、發燒的人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對此,王大燕表示,近期我國新冠病毒感染情況整體呈波動下降趨勢。今年8月下旬以來,全國報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數已連續10周下降,全國發熱門診、哨點醫院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率均呈持續下降趨勢。
王大燕介紹,國家對新冠病毒仍在進行系統性多渠道監測,數據定期在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公布。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和我國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都屬于奧密克戎,最近一周采樣的病毒測序結果顯示全部為XBB的亞分支,未發現生物學特性發生明顯改變的變異株。
能否自行服藥?建議先確認病原
出現咳嗽、發燒等癥狀,建議如何用藥?
童朝暉介紹,肺炎支原體、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引起的癥狀相似,可以通過抗原和核酸檢測的方式來明確病原學診斷。建議大家先確認病原,再用藥。
童朝暉還表示,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一定的自限性,不是全都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有的可以對癥緩解癥狀。但對于老年人、5歲以下兒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建議及時就醫。
肺炎支原體感染增多,部分家長自行給出現咳嗽、發燒等癥狀的患兒服用阿奇霉素。對此,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表示,這種做法不建議,也不可取。
王荃表示,近期肺炎支原體感染確實占了一定比例,但整體來說,病毒仍是兒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阿奇霉素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此外,兒童的臟器功能發育都不健全,不應隨意用藥、濫用藥。
中醫藥如何防治?治療、養護相互配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介紹,部分地方推出了中醫藥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方案,這里面有經典處方,也有經驗方,還有小兒推拿的治療方法。中醫藥治療這類疾病要早期使用,中西醫結合,比如結合中藥和推拿,可以幫助小兒更好地排痰。
劉清泉從“治未病”的角度建議:一是飲食寒熱均衡,冬季以溫熱而有營養的食品為主,飲食有規律,少食用過于辛辣刺激或過于甜膩的食品。二是適度鍛煉,尤其中老年人,大汗淋漓時喝冰水、吹涼風容易導致外感。三是睡眠充足,勞逸結合,過勞或過逸都耗傷人的正氣。
日常怎樣預防?衛生習慣+疫苗接種
王大燕表示,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是接種疫苗。通過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感染、發病和重癥發生的風險。
部分呼吸道疾病沒有針對性的疫苗。王大燕表示,通過掌握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基本知識,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學的預防方法,能夠降低發生感染和傳播的風險。
王大燕介紹,一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手衛生、勤洗手,盡量避免習慣性觸摸眼睛、鼻、口。三是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的環境清潔。四是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如何更好發揮哨點作用?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孫麗介紹,除了為轄區居民進行疫苗接種之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優化就診流程,開展呼吸道專科門診,急危重癥向上級醫院轉診,普通常見病在基層醫院就可以進行治療。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相關新聞
肺炎支原體感染期間,孩子怎么吃才恢復更快?
新華社杭州11月14日電(記者黃筱)近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人數較多,孩子們在患病期間往往是高燒加咳嗽,胃口較差,用藥治療后可能還會出現嘔吐等反應,不僅延長了疾病的恢復時間,甚至還影響了一段時間的生長發育。
家長們除了關注兒童用藥之外,“肺炎支原體感染期間,孩子到底該怎么吃?”也成為了臨床營養科醫生近期門診中最常遇到的問題。
針對家長提出的種種疑問,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馬鳴表示,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營養不可忽視,選擇合適的食物確實可以更好地幫助疾病恢復。
專家建議,肺炎支原體感染期間兒童飲食需要把握這五條原則,均適用于急性期和恢復期:一是保證充足的水分。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如伴有發熱的癥狀,丟失水分較多,所以肺炎期間盡量多補充水分以及富含水分的食物,3-6歲患兒每日飲水量600-800毫升,6-10歲患兒每日飲水量800-1000毫升,發熱情況下可酌情加量,建議溫開水少量多次飲用。
二是補充充足的蛋白質。肺炎患兒伴有發熱、咳嗽等癥狀,能量消耗大,需要及時補充高蛋白質食物,如乳制品、精瘦肉、雞蛋、大豆及其制品等。
三是飲食要清淡。肺炎期間,患兒消化功能減退,建議盡量采取清淡、易消化的蒸煮等烹飪方式,避免油膩,少食多餐。可選用半流質飲食,如易消化的瘦肉粥、面條、饅頭、餛飩等。
四是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抑制病毒合成,因此推薦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也可以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菠菜、番茄等,保護呼吸道黏膜,預防感染。
五是合理補充微量營養素。反復呼吸道感染,可給予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和鋅等,幫助患兒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提高防御能力,具體補充劑量建議咨詢醫生。
馬鳴提到,生病期間盡量避免高糖高鹽高油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如果孩子出現反復呼吸道感染,體重下降5%及以上,需要到臨床營養科、飲食咨詢門診、營養不良專病門診等專科就診,給予精準個體化飲食干預,在營養師指導下開具合理的膳食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