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陳高潔文/圖
今年52歲的郭太菊是一名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她勤勞淳樸、堅強樂觀,多年來,她照顧患病的母親和生重病的父親以及年老的公公,其感人事跡廣為流傳。
郭太菊(右)帶著母親游玩
在村民眼中,她是細心孝順的女兒,也是體貼入微的兒媳。1990年,郭太菊與本村青年張樹權(quán)結(jié)婚,婚后一直和父母同住一個屋檐下,同吃一鍋飯。她是女兒,也是兒媳,多年來,始終用心照顧父母、公婆,用心呵護每一個家庭成員,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11月7日下午,陽光明媚,在儀隴縣柴井鄉(xiāng)三溪口村,郭太菊攙扶著母親曬太陽,老人紅光滿面,笑著與周圍的人打著招呼。
郭太菊的母親現(xiàn)年74歲,1992年,她因患病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專人照顧。當時,在外務工的郭太菊只能回家照顧母親。
郭太菊堅持每天按時給母親吃藥,期間,她不僅要給家中的父母、丈夫做飯、洗衣服,閑暇時間還要打零工維持生活。經(jīng)過10多年的悉心照顧,母親的病情日趨好轉(zhuǎn),能夠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了。
這期間,郭太菊的女兒、兒子相繼出生。2005年,迫于生活壓力,夫妻倆一起外出務工。由于夫妻倆勤勞肯干,收入頗豐,家里蓋起了三層樓房,買了小轎車,兒女也聽話孝順,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2年,郭太菊的父親查出患有胃癌,她只有再次回家,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
郭太菊的父親患病后,不好好吃飯,不配合醫(yī)生接受治療,整天長吁短嘆。郭太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勸慰父親:“人老了,哪有不生病的,有病就看,現(xiàn)在生活條件這么好,該吃吃,該耍耍,不要想太多了。”
在郭太菊的開導下,父親終于愿意好好配合醫(yī)生接受治療。
在父親生病的5年間,郭太菊一次次帶父親去醫(yī)院接受治療,回家后,照顧父親母親的日常生活,還要到地里耕種。不管多忙,她都堅持每天三頓飯準時給家人做好,直到父親2017年去世。
在父親生病期間,郭太菊的公公也患上了重病。有鄰居對她說:老太爺還有其他兒女,你可以不用這么辛苦。
郭太菊說:“不管怎樣,父母有生育、養(yǎng)育之恩,丈夫的兄弟姊妹都在外務工,我在家,能多照顧一些就照顧一些。誰都有老的時候,贍養(yǎng)老人是我們的義務,父母養(yǎng)我們小,我們養(yǎng)父母老?!?/span>
就這樣,郭太菊盡心盡力照顧父親和公公,送走了兩位老人。
郭太菊的一雙兒女在她的感染下,聽話孝順,都十分尊重孝敬爺爺奶奶,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的家風。
郭太菊孝敬父母、公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群眾的一致好評?!叭苏f家和萬事興,如果家庭和睦了,社會才能穩(wěn)定和諧。”郭太菊始終認為,孝敬老人是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