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壇韻》亮相第19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受訪者供圖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羅虹見習記者龔莉
10月30日,記者從南充市雜技團獲悉,連日來,市雜技團捷報頻傳,先有精品雜技《太極·壇韻》亮相第19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斬獲國際雜技最高獎項之一“金獅獎”;后有青年演員憑借魔術節目《飛花令·傘》在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魔術節魔術新人賽中斬獲唯一金獎。
近年來,南充市雜技團扎根本土文化,創作出《東方絲源》《水中鏡花·倒映》等一個個特色作品,用精湛的雜技技巧講述南充故事、傳播南充聲音,在國際國內舞臺上脫穎而出,攬獲大獎,一次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A斬獲大獎閃耀國際舞臺
在剛剛結束的第19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上,市雜技團精品雜技《太極·壇韻》驚艷亮相,與來自22個國家的29個頂級節目展開激烈角逐,最終一舉斬獲最高獎項“金獅獎”。
“獲獎節目《太極·壇韻》是在市雜技團原節目《壇韻》的基礎上升級打造而成的。市雜技團7名演員為骨干和主力,河北省雜技團及青海省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參與,聘請國內頂級雜技導演李西寧一同完成。”市雜技團團長趙智敏介紹。
“參加本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能夠代表南充、代表四川與全世界的雜技藝術演員們同臺競技,我感覺到非常自豪,尤其是我們獲得最高獎項‘金獅獎’后,演員們都激動得哭了,太不容易了,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努力,把雜技藝術傳承下去,帶來更多的精品佳作。”市雜技團《太極·壇韻》演員林果說。
“這個節目練到現在已經8年了,每一個動作演員們都要進行上萬次重復訓練,頭皮破了又結疤結繭,最后又慢慢地形成一層老繭,這次能夠獲得這么高的獎項,對演員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肯定。”市雜技團《太極·壇韻》主教老師金濤說,接下來,將會繼續帶領演員們刻苦訓練,提高技藝,走向更大的賽場,為中國雜技、南充雜技再添榮光,更好地把南充雜技推廣到全世界,把中國傳統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如今,載譽歸來的市雜技團演員們已投入到新一輪的排練中。因為在第19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上,意大利的一名資深專家評委現場邀請《太極·壇韻》去意大利演出,演員們正在為此做準備。
B深耕本土創作特色作品
《水中鏡花·倒映》榮獲第十屆巴蜀文藝獎,《蜀·祭》榮獲第三屆“技炫巴蜀”川渝雜技魔術展演優秀節目,《東方絲源》成功入圍2022四川省重大文藝項目扶持一般扶持項目、榮獲四川省第二屆“劇美天府”優秀劇目,《飛花令·傘》榮獲第九屆南方六省(區)青年魔術展演最佳表演獎(第一名)、第十一屆全國雜技展演優秀節目……今年以來,南充雜技頻頻獲得榮譽,這是市雜技團始終堅持深耕本土文化,創作特色作品,講好南充故事的縮影。
《水中鏡花·倒映》以倒立、旋轉等技藝展現嘉陵江女神化身俏皮少女,在流淌的嘉陵江水中徜徉的故事;《蜀·祭》則融入了儺戲和川北地區獨有的巴渝舞等元素,帶給觀眾震撼的視聽感受;大型原創雜技舞臺情景劇《東方絲源》從桑蠶文化切入,以時間脈絡為主線,講述了南充世界絲路源點的前世今生、百年六合“絲路”的發展歷程,傳播了南充絲綢文化……
“文藝創作必須深深植根于文化的土壤,才能更顯厚重。南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大大激發了創作者的靈感和熱情,才催生了這些文藝精品的涌現。”趙智敏說,精品節目一次次將南充雜技推上國內外賽事的領獎臺。近年來,市雜技團創作演出的《球技》《力量·勇》《水中鏡花·倒映》《壇韻》《飛花令·傘》等節目,榮獲國、省級獎項30多個。《壇韻》不僅入圍第十一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雜技決賽,這次通過升級打造,更是捧回了“金獅獎”。
南充市雜技團成立于1952年,是西南地區藝術力量雄厚,綜合表演能力較強的專業藝術團體,先后出訪美、英、法、澳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演出,現有演職人員近百人,雜技傳習班學員50人。“我們將繼續創新形式,將雜技與舞蹈、武術、戲劇等多元藝術交融,編排新節目,用雜技講故事,打造更具有文化價值與時代屬性的節目。”趙智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