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你的聲音
我們用聲音溫暖您
今天的“青”聽由儀隴縣紀委監委黨風室副主任——張震,為大家分享《立足平凡崗位,書寫無悔人生》。
△ 點擊上方即可收聽 △
親愛的聽眾朋友,您好!歡迎您來到“青聽”欄目,我叫張震,是一名普通的紀檢監察干部,我既沒有動人心魄的豪言,也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但我堅信“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陽的光芒”“平凡的崗位也能展現人生的價值”。
01 生命因執著而綻放
2015年10月,我參加省考考入巴中市南江縣大河鎮,成為了一名鄉鎮公務員;2017年5月,參加遴選到南江縣委組織部工作;2019年8月,又考回家鄉儀隴縣,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紀檢監察干部。參加工作7年多來,我一直堅守在文字寫作、文稿服務這個工作崗位上,用紙和筆書寫青春,用鍵盤敲打人生。有人說,機關文秘工作是“流汗水、喝墨水、沒油水”的“苦差事”,從事文秘工作的人都是“苦行僧”。但文學巨匠巴金先生曾經說過,“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我將這句話作為座右銘,把文字工作當做良心活來干,認真推敲每一個詞、仔細斟酌每一句話,飽蘸感情地寫好每一篇文稿。有時晚上已經躺下準備休息,靈感的火花豁然燃起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再次挑燈夜戰、奮筆疾書。每每看到自己起草的講話材料被認可、提出的對策建議被采納時,就感覺到一種幸福的喜悅,甚至有些許自豪。
02 人生因奮斗而精彩
我深知,年輕干部只有到艱苦的崗位上去勞筋骨苦心志,才是應有的奮斗姿態。2018年1月,南江縣委組織部下派的第一書記任職到期需要調整,我主動請纓。幫扶的臨江村地理位置偏遠、山高溝深、道路難行,是典型“三邊村”。駐村期間,我把自己作為臨江村的普通一員,跑項目、引資金,多方協調,盡職盡責。一方面,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原先村里只有一條2公里的水泥路,進出極為不便,這成了村里老百姓多年的一塊“心病”。針對這一情況,我向單位領導匯報尋求支持,同時到縣交通局協調立項、爭取指標。2018年8月,正值酷暑季節,我跟鄉、村干部一道,冒著30多度的高溫踏勘村道建設路線,徒步行走了3個小時,每個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最后我也中了暑。但當看到老百姓為我們端茶送水,看到大家投來的贊許目光時,我頓時感覺神清氣爽、倦意全無。針對村道建設資金不夠的問題,我從工資里拿出1000元錢交給村里,并和村干部一道發動群眾籌資投勞。經過多方共同努力,一條全長6公里的村道水泥路順利建成了。另一方面,真情化解群眾疾苦。幫助村里引進了300畝金銀花種植業主,年產值300余萬元;為該村困難家庭捐助發放慰問品和慰問金近5萬元;為了加強村“兩委”陣地建設,爭取15萬元資金幫助村里建成了黨員活動室和衛生站,受到黨員、群眾交口稱贊。
03 青春因斗爭而絢麗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青年干部要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模范,帶頭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做到不信邪、不怕鬼、骨頭硬。我堅信,紀檢監察干部因黨而生,為黨而戰,在范圍小、熟人多的縣城,要堅決杜絕熟人社會、人情社會的桎梏,敢于動真碰硬,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利劍出鞘。在牽頭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過程中,我堅決對黨員干部在服務企業、服務群眾中效率低下、辦事拖拉、推諉扯皮等行為作斗爭。比如,牽頭在全市率先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縣紀委監委派員到窗口與縣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一起值守,現場受理并督辦解決問題18個,受到企業和群眾的好評。又如,河西工業園區某食品企業反映,向民政局申請廠房所在地門牌號后,兩年多未到企業安裝門牌號標識牌,給企業經營造成了不便。向領導匯報后,我第一時間向縣民政局發出督辦函,督促及時將門牌號安裝到位。再如,有企業通過“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反映,他們在電話咨詢企業從江油遷到儀隴最快審核時效時,縣市監局接聽電話人員態度惡劣、不耐煩,我第一時間對這一問題掛牌督辦,相關部門特事特辦,公司變更登記事項的法定辦理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減至3個工作日內。
朋友們,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擔當要有新作為。讓我們在儀隴這個大舞臺上,用我們的激情與夢想,為“雙十工程”添磚加瓦,在儀隴“三個示范縣”建設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儀隴新征程中放飛青春夢想。
這里是《“青”聽》
感謝您的收聽
我們下期再見
-END-
組稿:中共儀隴縣委組織部
編輯:馮靖淼
后期制作:吳佳俊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音頻結尾引用音樂——周深《有我》,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