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11日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獲悉,我市規劃6處碼頭8處停靠點,來打造嘉陵江主城區段新的水上旅游線路。
夜游嘉陵江
乘船量年均上萬人次
早在2018年初,我市便啟動《南充市“嘉陵江夜游”項目實施方案》,相關部門圍繞“溢彩南充城·印象嘉陵江”這一主題,立即投入線路開發和船舶運營籌備工作,并于當年2月試運行。從南充旅游客運碼頭出發向下游行至華興寺嘉陵江大橋,再回轉向上游至上中壩嘉陵江大橋調頭,前后用時1小時左右,所行線路,兩岸“燈光秀”令人目不暇接,特別是白塔嘉陵江大橋、上中壩嘉陵江大橋燈光不斷變幻色彩和各種圖案,讓人感受到好似暢游在如詩如畫的時空里。
今年9月27日,我市啟動嘉陵江水上旅游活動,在主城區段上演水上競速、水上飛人等水上表演,推出帆船、槳板等水上體驗,開展嘉陵江觀光游、嘉陵江夜游等水上觀光活動。
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嘉陵江夜游項目自開通以來,備受游客青睞,乘船量平均每年上萬人次。我市還在打造嘉陵江水上黃金廊道,打造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小龍門航電樞紐—都京絲綢小鎮段的“江上游”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展示嘉陵江秀美風光和主城區璀璨夜景。
串聯節點
打造嘉陵江新水上游線
隨著水上黃金廊道、水上旅游打造的啟動,沿岸碼頭和船舶停靠點的規劃、建設迫在眉睫。
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前期已通過市規委會評審的《南充市中心城區嘉陵江風景綠道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此提出,我市將升級或保留現狀停靠點、碼頭,結合自然地勢與岸線增設停靠點、碼頭,滿足水上交通需求,串聯水上游線節點,開通水上巴士線路,擴充新的嘉陵江水上旅游線路。其中規劃6處碼頭,新增千年綢都第一坊碼頭、黃金江岸碼頭、清暉閣旅游碼頭、會展新城碼頭4處,提升南充旅游碼頭和龍門客運碼頭;規劃8處停靠點,新增六合停靠點、朱鳳寺停靠點、凱悅嘉軒停靠點、陽光廣場停靠點4處,現有王府井停靠點、觀瀾停靠點、清泉壩停靠點、雙女石停靠點4處。
根據《規劃》,碼頭與停靠點的布局設置原則為:碼頭和停靠點在設置上結合岸邊業態,例如結合游憩公園、濱水商業考慮休憩娛樂、文化感知等元素;停靠點與碼頭選在到達交通比較方便的地方,選取時往往結合機動車出入口布局。
同時,布設碼頭與停靠點時還將考慮水體大小、水流、水位情況,水面大的應設在避免風浪沖擊的江灣中,以便船只停靠;水體小的應選擇較開闊處設置;流速大的水體應避免江水對船體的正面沖擊。觀景碼頭或停靠點在寬廣的水面應有景可對,水體小的水面爭取較長的景深與視景層次,取得小中見大的效果。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易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