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祝真珍)退休后,老年朋友有更多的時間走出家門,到戶外休閑娛樂。自行車、公交車、小轎車等成為老年人走出家門,接觸外界的重要代步工具。因此,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備受關注。 據統計, 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排在第二位。那么,老年人外出時如何保障安全?在挑選代步工具時需要注意什么呢?
1 大部分老年人出行首選公交車
6月8日早上8點30分,65歲的馬婆婆準時來到小區門口的8路公交站臺處。不到20分鐘,馬婆婆乘坐的公交車就到達了市文化路。上午10點30分,參加完老年大學組織的舞蹈活動,她又乘坐3路公交車前往市蓮池路附近的農貿市場。11點10分,馬婆婆拎著菜坐公交車回家做飯。
馬婆婆告訴記者,每天她都要乘坐四五趟公交車,在公交車上的時間將近兩個小時。
近年來,由于公交車的優惠措施,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成為“公交一族”,在一天當中的某些時段,公交車甚至變為“老年專車”。乘坐公交車已經成為南充市老年人首選的出行方式。
記者從市公交公司了解到,2009年起,7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辦理公交敬老卡,每月享受一定次數的免費乘車服務。截至目前,全市發放敬老卡5萬余張。
安全小貼士:老年人在乘公交車時一定要抓緊扶手或椅背,以免突然出現急剎車而摔倒、碰傷;等車停穩后再起身;身體不適時, 學會請別人給自己讓座,禮貌地說:“請讓我坐一會兒好嗎?謝謝!”聽到這句話,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站起來。
如果離到站的公交車還有一段距離,或者趕不上這趟車,千萬不要著急追趕車輛。一是因為著急容易跌倒; 二是急火攻心,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很容易在這個時候發生危險。
2 老年代步車安全隱患大
近幾年,方便快捷的低速電動車(也稱老年代步車)在南充街頭出現,不需要駕照沒有上牌更沒有交強險,這些看似方便的老年代步車卻給公共安全造成威脅。
昨(10)日,記者在市醫學街看到了危險的一幕。一位老人坐在電動輪椅上,老伴就站在輪椅后的一塊踏板上。目測電動輪椅的時速不低于10公里,過往行人紛紛避讓,生怕被電動輪椅撞到。
記者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事故中隊了解到,老年代步車嚴格來講屬于醫療器械,服務于行動不方便或有疾病的患者,不允許在機動車道行駛。這些車雖然掛的是代步車的牌子, 但有的外形和小轎車無異,內部剎車、油門一應俱全,完全是機動車的配置。“老年代步車底盤輕,特別容易發生傾斜,剎車零件容易損壞,緊急情況下難以保證安全停車。同時,這些車不能上保險,車內也沒有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危險系數極高,交警部門一直都在嚴厲打擊,杜絕這類車輛上路。”該負責人說。
安全小貼士: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不要盲目選擇和購買老年代步車,應選擇合法的交通工具出行。同時,子女不要把老年代步車當作禮物送給老人,以避免把父母置于危險境地。
3 70歲以上最好別騎自行車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自行車這種傳統的代步工具又出現在大街小巷。記者在街頭發現,這種方便快捷、經濟環保的代步工具不僅備受年輕人的青睞,不少追求潮流的中老年朋友也加入到單車騎行的行列。
不過,老年人選擇自行車這樣的代步工具,在醫生看來還是要量力而行。南充市中心醫院老年病科醫生柳華表示,適當地騎自行車運動,不僅可以鍛煉心肺功能,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骨質疏松的發生。但隨著年齡增加,老人的視力也會退化,反應變慢,靈活度、平衡力也會變差, 所以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適合自行車這種對平衡力要求比較高的交通工具。一旦需要緊急停車、轉彎時,很容易出現意外。
柳華建議,70歲以上的老人最好不要騎自行車。為了防止意外發生,騎車時也不要載重物、載人,要靠邊騎行。
安全小貼士:要遵守交通法規,老年人的靈敏度降低,應該盡量選擇人少、障礙物少的地方騎行,每次騎車持續的時間要適當。
4 70歲以上駕車須每年體檢
家住市農科巷的陳大爺今年67歲,但身體特別好。除了周末和過節,他每天都會在游泳館鍛煉1個小時。 從2011年開始,他一個人開車帶著老伴去過貴州、湖南、陜西等地,今年,陳大爺計劃跑遠點,“我要去西藏,去看看湛藍的天空,還有飛揚的經幡,安逸得很!”
記者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了解到,駕駛員到了70歲,就需要每年體檢一次,將體檢報告交到當地交警部門,若體檢合格就可以繼續駕駛汽車。年齡超過70周歲,就不能申請駕駛證了,但已經持證的駕駛員,駕駛證不會作廢,只需每年提交身體證明,就能照常開車。
安全小貼士:出發前安排好行車路線,盡量不在上下班高峰期上路“湊熱鬧”。 駕車時最好結伴而行。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獨自開車上路,尤其是服藥期間,一旦發現身體狀況不適,千萬不要開車。
延伸閱讀
老人出行前 應注意這些
●先去醫院做次健康評估 老年人自我感覺沒病, 并非代表身體狀況良好,外出前最好到醫院做一次健康方面的評估。一旦發現有問題,或醫生建議不適合長途旅行時,就應聽從醫囑。
●帶足常用藥 有慢性病的老人,要帶足日常用藥;沒病的老人要帶上必需藥:如止暈藥、止瀉藥、通便藥、感冒藥以及酒精、藥棉、消毒藥水等外用藥,以備出現意外時使用。
●選擇適合地點 老年人旅行不能隨心所欲,可以選擇海南、云南、廈門等南方城市或氣候適宜的城市。
●結伴同行 老人最好與家人朋友一起或參加旅行團,這樣彼此之間可以有個照應。
●備雙好鞋、睡前泡腳。外出旅游,最重要的是要穿一雙寬松、 透氣的鞋,鞋底要厚軟,鞋碼稍大一些,鞋底要防滑。另外,旅途中做好腳的保健,睡前用熱水泡腳,睡時將小腿和腳稍墊高。
●旅游時間要適度 一般以一星期為宜,旅游時間過長,體力消耗過多,對身體健康反而不利。75歲以上的老人,出去三四天就夠了。
●隨身攜帶聯系卡 寫上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聯系人電話以及疾病史、服藥史,方便迷路或發生意外時,別人能及時聯系到老人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