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治欽實習生鮮佳邑)近期高溫熱浪來襲,我市已發布今夏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最高氣溫超過37℃。據悉,高溫會影響我們機體的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一旦超出機體的負荷,將會影響機體健康,引發中暑等疾病,嚴重時致死。那么,如何預防高溫中暑呢?
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介紹,在高溫環境中出現乏力、大汗、口渴、頭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胸悶等癥狀時,您可能已經存在先兆中暑了。如果未及時處置,可能會導致中暑進一步加劇,出現皮膚灼熱、體溫升高(≥38℃),并伴隨嘔吐、面色蒼白、心跳增快、血壓下降、皮膚濕冷等癥狀。嚴重的,將出現痙攣、腹痛、高熱昏厥、昏迷、虛脫、休克,甚至死亡。
預防高溫中暑,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多加注意:
首先,大量飲水同時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鹽分和礦物質丟失,體內電解質紊亂,引發多系統障礙。高溫作業者一般每人每天供水量3-5L、鹽20g左右,應補充與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鹽分,最好的是方式是每天合理供給含鹽飲料、清涼飲品。飲水方式以少量多次為宜,且水溫不宜高于工作地點環境溫度,最好在8-12℃,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水。
第二,要注意休息和飲食。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強度和休息制度,合理安排好高溫作業人員的勞動和休息時間,減輕勞動強度,縮短或避開高溫環境下的作業時間,并保證高溫作業工人有充分的睡眠。適當的午睡不但可以避開高溫時段,且可養足精神,放松身心,利于工作和學習。
在高溫環境工作時,能量消耗增加,膳食總熱量應該比普通人高,因此做好營養補充很重要,應補充足量的熱量、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可以多吃水果、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食物,但切記飲食要清淡,少食高油高脂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三,個人防護措施要做好。根據作業需要供給個人防護用品,如手套、帽、鞋、防護眼鏡和隔熱面罩等,工作服應為耐熱、導熱系數小而透氣性能好的織物,宜寬大且不妨礙操作。露天作業應給予笠帽,戶外涂抹防曬霜,或使用固定或活動涼棚、太陽傘等。
最后,應室內避暑,減少外出。高溫天氣應盡量在室內活動,減少外出,采用自然通風或局部機械送風,使用空調、電扇等降溫。如需要外出應錯過高溫時間段,選擇早晨和傍晚出行。
此外,可加強醫療預防工作。做好高溫作業者的就業前和入暑前體格檢查,凡有心血管系統器質性疾病、持續性高血壓、潰瘍病等疾病,或內分泌疾病、重癥恢復期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調崗準備。
如發現中暑,應及時將患者轉陰涼通風處休息,給予適當的降溫處置,同時給予患者補充水分和鹽分,盡快就醫,以免發生事故。老年人、孕婦、慢性疾病患者、體弱人群等,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而且給予特別關注,在室內,須將室溫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定時定量飲水。一旦出現不適,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