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正在維修車間記錄車輛情況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然見習記者全星圳文/圖
說起“明老表”,在南充汽車養護行業已經小有名氣。“80后”女子陳明和丈夫明偉從深圳返鄉創業,通過白手起家,已經在全省開辦了10家汽修“超市”。
陳明、明偉夫婦秉承著“精準檢測,按需養車”的服務理念,經過23年的沉淀,所創辦的“明老表”品牌影響力正日益增強,良好的口碑和穩定的客源,也成就了這對草根夫妻精彩的“人生逆襲”。
家庭出身貧寒腳踏實地改變人生
“我出生在農村,小時候家庭條件差。”陳明告訴記者,讀書時期,她的學習成績不錯,一直都是班長,年年都獲得“三好學生”。但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她還是被迫輟學,這也成了她心里最大的遺憾。
“輟學后,我離開家鄉南充,來到深圳一家服裝廠打工。”陳明說,打工的日子很累,每天晚上加班到凌晨。而當時,每天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覺休息。在打工期間,她每個月可以掙到四百元錢,但每月還要寄兩百元錢回家供弟弟讀書和補貼家用。
1999年,厭倦了在外漂泊生活的陳明從深圳回到南充,與丈夫明偉一起,先后從事了貨車輪胎銷售、乘用車補胎、換胎等生意。
“起初門店上下兩層包括宿舍只有17平方米,條件十分艱苦。”回憶最初的創業,陳明感慨地說,2005年春節,她的弟弟來店里跟她一起過新年。當時,她兜里面只有兩百元錢,最終,她花費50元錢購買一只鹵鴨,作為一家人的年貨。
雖然條件艱苦,但陳明夫婦堅信,只要踏實肯干,總有成功的一天。經過多年積累,2013年“明老表”玉帶路店誕生,夫妻倆也從輪胎店向汽車維修保養轉型。隨著夫妻倆埋頭苦干、誠信經營,使得“明老表”的品牌力在南充汽修市場不斷壯大。2022年“明老表”嘉陵店、高坪店開業,一個乘用車輪胎“超市”在南充誕生。
“目前,我們在全省有10個門店,員工有接近100人,我們的員工多數都來自農村,普遍學歷不高家境貧寒。”陳明表示,希望他們能夠在“明老表”學到技術和本領,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明偉、陳明夫婦
線上線下結合汽車養護觸“網”發展
2022年3月,網絡上一條換機油“短視頻”,改變了陳明的生意走向。
“一位主播記錄了他汽修工作的日常,結果引來了數萬名網友觀看。我沒有想到,天天習以為常的工作,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陳明說,自那以后,她也開始嘗試拍攝視頻,記錄工作中的點點滴滴。
陳明用本地方言直播,在網絡上持續獲得關注。短短5個月時間,她拍攝了近200條視頻作品,3個賬號共吸引了1.6萬名粉絲,單條視頻最高瀏覽量達30多萬。不少駕駛員因此關注到她,視頻下的評論區也異常活躍。而不少老客戶都是通過短視頻才知道,這家當地的老牌輪胎店早已開啟維保業務。
汽修行業競爭激烈,通過抖音直播帶貨,成為“明老表”市場營銷的一大特色。“互聯網+”的思維,也為陳明拓展了銷售渠道。據統計,她的店里,單店進店車輛數量由以往的每月300余臺,提升到每月600余臺。
“找到了對的方法和方向,我們也有了繼續干下去的動力和信心。”陳明說,粉絲到店實地了解了門店、施工流程、產品服務價格等情況后,都會信任他們。甚至有粉絲驅車幾十公里來“網紅打卡”,順便做汽車保養,但做了一次保養后,就會認定他們的業務能力。
“剛做短視頻的時候,面對評論區一些人的指責辱罵挑釁,我選擇了沉默,反而是讓自己去學習更多更專業的技能,來更好的服務客戶。”陳明表示,白天她在門店上處理日常工作,晚上再上三節直播課,每天剪完最后一條視頻已經是第二天凌晨時分了。雖然累,但是“做好‘明老表’這個品牌”一直都是讓她堅持下去的執念。如今,每一家單店的面積約300平方米,員工10人左右,線上銷售已占業務量的一半。
堅守誠信初心經營發展不斷壯大
“明老表”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專注于汽車深度養護,開創了以養代修的新模式、新理念。近年來,憑借著人性化服務、專業化分工、市場化運作,品牌深受新老客戶的青睞。
記者在某直播平臺搜索“南充輪胎”,會發現排在前列的就是“明老表”的賬號,賬號介紹內容也很簡練——“從事行業23年,輪胎三年免費四輪定位、五年免費補胎,換機油質保一年或一萬公里”。再看短視頻,內容都是與輪胎、機油相關的內容。
“輪胎、機油這樣的品類,價格已經非常透明,到今天還守著產品差價做利潤,那就無異于‘坐井觀天’。”陳明說,他們推出了“199小保養”活動等對部分輪胎及全線保養產品“放價”的做法,引來了一些同行的質疑和諷刺,甚至有人拍短視頻“攻擊”他們,也有車主擔心“199小保養”活動的真實性。
“活動中的機油,是他們與工廠合作的定制版機油,適應一部分車型。”面對質疑,陳明回應稱,他們門店所使用的機油,以非強勢品牌為主,因品牌溢價率低,所以價格控制得下來。此外,他們經營了23年的輪胎業務,每年單店輪胎銷售有5000條,現在還在穩步提升中,要繼續保持差異化競爭優勢,就要保持輪胎業務的競爭力。此外,利用專業設備上門補胎,也是他們的特色服務之一。他們還推出配套的“三年免費四輪定位、五年免費補胎”活動,雖然不占產品成本,卻能變低頻業務高頻化,為門店增加不少底盤和剎車片、變速箱油、除積碳等深度養護項目數量。
“互聯網平臺讓我和員工都有了一定名氣,這既是動力,同時也是壓力。”陳明告訴記者,現在門店每天都有車主排隊預約業務,為了保證服務品質,他們決定再度轉型,調整現有的直營與加盟店的比例和數量,計劃縮減加盟門店數量,未來更多的以直營店為主,讓流量“吸得進來”還要留得住。
“今年,我們開了‘明老表’輪胎工廠店,占地面積500平米。”談及未來的發展,陳明信心滿滿,她說,如今,新能源電動車的數量越來越多,他們已經啟動了相關業務。明年,他們還要再投資開設一個鈑噴和貼膜店,爭取把更全面的服務提供給每一位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