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謠》南充市大木偶劇院演出現場。
本報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羅虹)“蠶豆稈,低又低,結出的大豆鐵身體……小力立,有志氣,媽媽的哭聲莫忘記。長大沖出鐵大門,全世界大豆屬于你!”5月31日晚,作為參加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的劇目,由蘭州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創作、蘭州大劇院演出的新版紅色兒童劇《大豆謠》在南充市大木偶劇院精彩上演。隨著民族音樂家王洛賓在獄中寫給“小獄友”羅力立的這首兒歌的一次次唱響,觀眾們重溫了那段久遠而值得永遠銘記的歷史。
當晚,隨著劇院內追逐的燈光,在“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巧妙加持下,靈動的舞臺視聽和無縫銜接的精彩表演,生動呈現了羅力立回憶中的童年監獄生活。音樂響起,時空轉換,80歲的羅力立與父親來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彌補了小時候的遺憾。“監獄的窗口”裂開,迎面而來的是一片蔥蘢、充滿生機的“大豆苗”,結局溫暖動人,令人潸然淚下。
演出中,觀眾們深受感動,情緒自始至終都被故事牢牢抓住,不時為小力立的勇敢堅毅爆發出熱烈掌聲,不時拿出手機拍攝記錄精彩的時刻。特別是當全劇落幕,大屏幕上出現羅力立本人給孩子們的深情寄語時,現場觀眾更是一邊落淚一邊用力地鼓掌。
“演員們飾演的各個角色深入人心,劇中羅力立充滿苦難的童年生活也讓我們更加明白了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觀眾楊琪說,這部劇不僅讓人感悟紅色歷史,也感受到藝術魅力。
老年羅力立扮演者、蘭州大劇院戲曲劇院演員路莉激動地說:“我感到身上肩負著一種沉甸甸的責任,《大豆謠》是我們甘肅本土一部紅色經典兒童劇,這部劇感動著我,我也相信我們在南充的演出會感動更多的觀眾。”
蘭州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大豆謠》策劃、編劇鐵燕在創作之初就曾說過,希望通過這部以真實故事為題材的作品,傳遞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啟迪思想,溫潤心靈。
“《大豆謠》是一部長達90分鐘的大型劇目,但這次作為組臺劇,只選取了結尾篇章進行演出,其中童年的羅力立由甘肅省蘭州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達凌瀟飾演。”該劇編劇、導演趙以說,新版紅色兒童劇《大豆謠》作為甘肅唯一入選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的劇目,劇本高度寫實,舞臺簡練而靈活,道具細中見真實,服化造型氣韻傳神。還有“西北歌王”創作的同名歌曲更是帶著豐富的情感貫穿了全劇,時而舒緩時而悲切,時而歡喜時而憤怒,音樂表達精準細膩、緊扣心弦,為觀眾帶來了多重感官交織的觀演體驗和審美享受。
據悉,《大豆謠》作為甘肅當代兒童劇創作的代表性劇目,先后榮獲“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精品劇目獎補項目”、第十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優秀展演劇目”、第十屆深圳兒童戲劇節“優秀展演劇目”“戲劇中國”線上展演優秀劇目、第七屆甘肅戲劇紅梅獎大賽“優秀劇目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