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演出市場加快恢復,各類演出活動大量增加,在繁榮文化市場的同時,個別演出活動發生現場安全事故,部分熱門演出存在“黃牛”炒票等問題,影響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就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范演出市場秩序印發通知。
通知要求,持續做好演出場所監管。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定期對演出場所進行檢查,核查場所的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記錄、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和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等材料,督促演出場所定期開展設施設備檢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督促演出場所建立完善現場巡查制度,確保演出現場安全。
通知要求,重點加強大型演出活動現場監管。對臨時搭建舞臺、看臺的演唱會、音樂節等大型演出活動,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做好演出現場監管,查驗演出舉辦單位的演出批準文件及相關手續,核驗演員信息及演出節目內容,嚴禁擅自變更演員及演出內容,嚴禁假唱、假演奏等違法違規行為。要配合公安部門做好現場安全管理,堅決防范演出安全事故發生。
通知強調,切實規范演出票務市場秩序。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將社會關注度高、票務供需緊張的營業性演出作為重點監管對象,提前進行研判。督促演出舉辦單位、演出票務經營單位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不得低于核準觀眾數量的70%。要聯合屬地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打擊“黃牛”炒票、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通知還要求,壓實演出舉辦單位主體責任。演出舉辦單位是演出市場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督促演出舉辦單位對演出內容、票務經營、演員組織、現場管理等進行全流程把控,積極配合做好行業監管。特別是對從事雜技表演等危險性較高的演出項目,要督促演出舉辦單位做好演員和現場觀眾的安全防護,為演員購買相關安全保險,做好現場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壓實企業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