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年合唱編創與指揮培訓班”結項匯報音樂會在南充大劇院舉行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楊曉江/文梁洪源/圖
2月19日下午,由四川藝術基金資助,以西華師范大學為實施單位的公益性培訓項目“四川青年合唱編創與指揮培訓班”,在南充大劇院舉行結項匯報音樂會。現場,30名學員進行了兩場演出,分別展示了自己的作品編創和合唱指揮技法,高水平的演繹、動人的樂聲,讓現場觀眾沉醉其中,領略合唱藝術的魅力。
學員們獻上精彩的演出
A系統學習提高專業技能
當天下午,優美的音樂響徹南充大劇院,來自川渝兩地的30名參與培訓的學員進行了精彩演出,集中展示了培訓成果,受到了專家和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四川青年合唱編創與指揮培訓班”負責人楊丹介紹,“四川青年合唱編創與指揮培訓班”是四川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也是四川藝術基金立項以來第一個音樂類培訓班項目,全國第三個以合唱編創與指揮為主的公益性培訓項目,川渝地區第一個合唱指揮人才培訓項目。
“30名學員都在音樂領域有一定影響力,均來自川渝兩地的高校、文藝單位和教育系統。”楊丹介紹,為開展好此次培訓工作,西華師范大學邀請了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歌劇舞劇院、西安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高校和院團的19名國內知名專家擔任授課教師。
記者了解到,培訓班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以中國作品、巴蜀紅色歌曲、巴蜀本土民族音樂作品為主要教學內容,開設了指揮法基礎、合唱史學、合唱改編、合唱藝術指導、鋼琴伴奏編寫、合唱團的組建與管理等相關課程。
“合唱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此次專業培訓,不但課程多,要求也很高。”楊丹說,從1月3日開班以來,學員們帶著困惑、帶著問題,潛心學習音樂理論,積極參與合唱編創,初步達到了夯實理論基礎、提高技能水準的預期目的。
“在20多天的培訓學習中,我系統學習了指揮法基礎、合唱編創等專業音樂知識,我的指揮技法有了很大提高。”培訓班學員、嘉陵區文化館副館長汪俊帆表示,作為一名基層文化工作者,今后將會把所學到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去,為推動南充合唱藝術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與優秀的學員相聚一堂,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創作思路、指揮方法,較為全面地提高了自己的合唱編創理論水平與合唱指揮技能。”培訓班學員、電子科技大學教師曹詩旋說,通過培訓不僅充實了合唱理論知識,更領略到國內頂級專家的風采,開闊了新視野。
云南大理彌渡縣“小河淌水”少年合唱團現場表演
B匯報演出盡展音樂才華
在當天下午的演出中,學員們演唱了《海韻》《燈火里的中國》等16首歌曲。為了呈現出更完美的演出效果,同時檢驗教學成果,每位學員都單獨指揮了一首歌曲,其中包括了5首學員編創作品、3首童聲作品和8首經典歌唱作品。
記者在現場看到,擔任指揮任務的學員,在空中揮舞著手勢,把樂譜的每一個細節傳遞給演唱者,宛如天籟般的音樂在劇場里涓涓流淌,學員們盡情展示著自己的音樂才華和培訓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樂會還特別邀請了來自云南大理彌渡縣“小河淌水”少年合唱團的孩子們。在學員的指揮下,他們演唱了《讓我們蕩起雙槳》《感恩的心》《對春天的思念》3首歌曲,為整場音樂會增添了看點。“小河淌水”少年合唱團帶隊老師田定方說,“孩子們走出大山,來到南充參加演出,接受專業的指導,開闊了眼界,這是一次重要的學習機會。”
此次“四川青年合唱編創與指揮培訓班”結項匯報音樂會,不僅是學員們在培訓中的結晶,更是四川藝術基金為推動地方合唱文化發展的一次努力,旨在為青年藝術人才提供更多展示和成長的機會。“這次培訓班開了一個好頭,對音樂人才的培養,對于促進川渝地區乃至全國合唱指揮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合唱指揮家吳靈芬觀看學員們演出后說。
音樂會結束后,四川藝術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激發更多年輕人對合唱藝術的熱愛,同時也期待更多的機構和個人能夠加入到合唱事業中來,共同推動合唱藝術在四川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