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平在馬拉蒂亞救援現場開展工作。受訪者供圖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唐甜
記者從儀隴縣藍天救援隊獲悉,北京時間2月16日,我市馳援土耳其地震災區救援人員吳小平和胡江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已撤離至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近日將隨隊回國。
截至目前,吳小平和胡江所在的中國藍天救援隊在土耳其東部城市馬拉蒂亞共營救出3名被困人員,搜尋出43名遇難者。
8天時間他們在土耳其圓滿完成任務
在土耳其馬拉蒂亞救援期間,吳小平和胡江所在的中國藍天救援隊,利用當地民眾、當地救援隊伍收集到的信息,采用人工敲擊喊話、音視頻生命探測等方式,對多處可疑信號進行了深入排查探測,共營救出3名被困人員,搜尋出43名遇難者。“這次在馬拉蒂亞的地震救援,搜救行動主要是由中國藍天救援隊負責,土耳其救援隊全力配合。”儀隴縣藍天救援隊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北京時間2月15日,吳小平和胡江所在的中國藍天救援隊救援工作已全面完成。”據這名負責人介紹,中國藍天救援隊向相關部門報告請示經批準同意后,向前線隊伍下達了于15日全部撤離至伊斯坦布爾的指令,并決定讓他們在伊斯坦布爾休整后全部回國。
目前,吳小平和胡江已隨隊安全撤離至伊斯坦布爾。
在接受本報記者微信連線采訪時,吳小平顯得有點激動。“2月7日從儀隴出發,9日到達土耳其地震最嚴重的災區馬拉蒂亞以后,我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吳小平說,抵達救援現場,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瘡痍的廢墟,由于當地氣溫很低,救災、救助、醫療、消毒工作都刻不容緩。在領隊的帶領下,每名隊員干勁十足,全力以赴,爭取救出更多的人。“只要探測出有疑似生命跡象,大家都秉承著不放棄的精神,一直到有結果,才會離開。”
通宵救援
救援現場大家始終希望有奇跡發生
回憶起救援的點點滴滴,吳小平坦言,每名隊員都在盡全力搶救生命,通宵達旦地搜救。“一旦發現有幸存者存活的可能,大家立即精神起來,總想盡快找到被困人員。”吳小平說,他記憶最深刻的是:他們到達搜救現場的第二天,就救出了一名被困人員。當時,當地的天氣非常寒冷,經過30多個小時的持續救援后,隊員們的體力幾乎都消耗盡了。但當這名被困人員被救出時,大家卻都歡呼了起來,因為這是他們救出的第一名被困人員。
“救援到第六天、第七天時,大家都清楚被困人員生還的可能性不大,卻始終抱著會有奇跡發生的可能。”吳小平回憶道,這次救援的最大難度是房子倒塌帶來的巨大工作量,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救一個人。大家不敢大規模地挖,挖一層大概需要2至3小時。需要先用大型挖掘機器把樓板掀開,然后再用工具去刨小碎石,不少無法使用工具的地方,還需要隊員們用手去刨。
“后來,我們找出的遇難者越來越多,大家心情便越來越沉重。”吳小平說,雖然我們搜救到的幸存者越來越少,但是生命的頑強和偉大已經給我太多感動,“活著就是財富”是他此行最深的感觸。
即將回國土耳其民眾街邊揮手送別
“我們這次的救援行動,得到土耳其方面的極大認可,增強了我們與土耳其人民的友誼。”吳小平告訴記者,在土耳其地震發生后,所有救援隊的隊員們,不顧個人安危和利益得失,義無反顧地沖到了最前線尋找生命的跡象救人。作為其中的一員,他倍感自豪。
“不管是救援現場,還是在離開救援現場的途中,土耳其民眾一看到中國救援人員,就會豎起大拇指稱贊,甚至有些人還會用中文對我們不停地說‘朋友,謝謝’。”回顧這些天的救援,吳小平直言,藍天隊員收獲最多的是感動。這些感動來自土耳其民眾的對中國人的信任和感謝與當地專業救援隊伍表達的敬意等等。“我們前往機場的時候,土耳其民眾自發地站在街邊,向我們揮手送別。”
據了解,北京時間2月16日凌晨,吳小平和胡江所在的中國藍天救援隊乘坐大巴從營地出發,前往土耳其馬拉蒂亞機場。凌晨2時37分,他們從馬拉蒂亞機場登機,前往伊斯坦布爾。凌晨4時11分,一行人平安抵達伊斯坦布爾。
吳小平說,由于目前機票緊張,他們回國的具體時間還未確定。
中國藍天救援隊隊員與土耳其國家救援隊隊員以及保護救援隊作業的土耳其軍人一起合影。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