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記者 張斌 實習生 尹小麗)7月25日上午,儀隴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花園酒店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肩負著全縣人民重托,聚集一堂,莊嚴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聚焦聚力、添柴加薪,為確保儀隴如期實現脫貧目標任務建言獻策。
本次大會執行主席有:陳科、鄭元勤、任萍、鄧步林、龍世勝、冷觀軍、徐元、吳開洪、李登明、許強、吳疆、陳昱旭、余謙。
縣委、人大、政府、政協的領導同志出席大會并在主席臺就坐,原四大家老領導代表、人武部、朱德故居管理局、法院、檢察院、公安局主要負責人,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各代表團團長在主席臺就座。
儀隴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應到代表333名,因事因病請假25人,實到代表308人,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執行主席、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元勤主持會議。
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鄭元勤宣布儀隴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隆重開幕。
根據大會議程,縣人民政府縣長郭宗海向大會作《脫貧攻堅工作報告》。報告全面總結了我縣脫貧攻堅成績,客觀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安排部署了后期工作。
報告指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施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始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總體要求,戮力同心、奮勇爭先、苦干實干,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2016年底,全縣共脫貧6.33萬人、退出貧困村55個,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0.7%降至4.1%,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多次獲省委、市委主要領導高度肯定。
報告認為,全縣上下凝心聚力、奮力鏖戰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和不懈探索,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和認識到,決戰脫貧攻堅,堅持黨的領導是核心、堅持群眾主體是根本、堅持項目支撐是關鍵、堅持統籌兼顧是遵循、堅持創新實干是保障。
經驗彌足珍貴,問題不容忽視。我縣脫貧攻堅正處在爬坡上坎、沖刺沖鋒的緊要關頭,盡管我縣持續用力、連戰連捷,攻堅脫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也還面臨著決戰全勝壓力大、致富奔康矛盾多、脫貧成效鞏固難、履職盡責待強化等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沖刺刻不容緩,更須加壓奮進。我縣脫貧摘帽已進入攻城拔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報告提出,為解決上述問題,我縣將聚焦脫貧摘帽,突出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對照國標找差距,筑牢摘帽基礎。全面完成2017年及以前年度脫貧戶住房建設工作,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二是扭住關鍵補短板,完善退出要件。緊扣“五有”目標,夯實村退出基礎;圍繞“三大”關鍵,加快鄉達標建設;突出“三大”重點,強化縣摘帽支撐。三是立足增收謀發展,鞏固脫貧成效。積極爭取扶貧再貸款額度,及時兌現到戶產業發展資金,全面落實貧困戶發展種養業增收獎補和贍養老人激勵政策,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堅持走現代農業、高科技農業、大農業之路,扶優扶強龍頭企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貧困群眾通過入園務工、股權量化、返租倒包、效益分成等渠道增加收入;用好河西工業園區工業企業員工住房和穩崗補貼相關政策,大力開展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完善勞動力供求信息平臺,吸納更多外出務工人員特別是貧困群眾入園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四是緊扣目標抓落實,打贏攻堅硬仗。始終保持脫貧攻堅專注定力,從嚴壓緊“五個一”幫扶責任,扎實開展“回頭看”“回頭幫”活動,堅決做到不脫貧、不脫鉤,不小康、不罷休;更加突出貧困群眾主體地位,破除“以窮為榮、以窮為由”舊觀念,引導樹立艱苦奮斗、自力更生、主動脫貧思想,堅決不等不靠,立志脫貧致富;堅持實行“432”問題解決機制,對照自查問題清單和省、市督查暗訪反饋問題,分層面研究具體措施,限期整改落實,確保省檢國考順利通過,脫貧摘帽如期實現。
全面小康戰鼓急,脫貧摘帽爭朝夕。報告號召全體代表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咬定青山不放松,擼起袖子加油干,以舍我其誰的氣勢、大干快上的聲勢、攻堅必勝的架勢,百倍用心、千倍用力,輪番攻擊、搶時快進,為決戰決勝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列席會議的有:不是縣十七屆人大代表的縣委、人大、政府、政協、人武部、朱德故居管理局領導,部分老領導,縣公安局政委,縣委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縣人民政府組成部門及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縣政協秘書長及各委室負責人,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負責人,省市駐儀單位主要負責人,高級中學、職業學校、縣級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駐儀部隊主要負責人,各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我縣省人大代表。(編輯/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