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羅虹
她是“巾幗電商創業能手”,也是“鄉村振興新青年”,她一肩挑起儀隴縣農副土特產品的銷售重擔,一肩扛起“同耕故鄉”的創業夢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人生價值,她就是南充市人大代表、四川同耕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之菡。
12月21日,天氣晴好,在儀隴縣新政鎮龍神埡村同耕園里,花草飄香,張之菡正忙著張思德情景再現體驗基地的建設。張思德情景再現體驗基地把二萬五千里長征路打造成2.5公里縮小版的長征路,途中設計了南泥灣精神勞動實踐課等。在同耕園內,張之菡一邊忙著和設計人員對接基地的文化設計,一邊詳細地介紹基地建設情況。
忙完手頭的事情,張之菡又馬不停蹄地跟師傅們去收購農戶們的土豬。“今年10月底,我們的臘肉工廠小規模擴建完畢,現在正抓緊時間做土豬臘肉,爭取在春節來臨前,把臘味送到每位客戶手中,讓他們過上一個幸福年。”張之菡說,畢竟四川人的桌上少了臘味,就少了年味。
2014年春節,在返鄉創業的熱潮下,原本在上海從事醫藥行業的張之菡回到家鄉,創辦了四川同耕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希望通過電商平臺將家鄉的農副土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盡自己所能為家鄉發展做些貢獻。8年來,同耕紀已經在儀隴縣內成立了32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帶動并培養了48位當地農村致富帶頭人,為569名貧困戶對接了3689戶城市消費者。該公司目前已注冊本土品牌商標十五個,其中,“川派臘嘎嘎”和“泥農哥”被授予“四川扶貧”商標;“臘嘎嘎”被認定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獲得六大實用新型專利。
談及來年的打算,張之菡信心滿滿。“明年我們準備通過抖音電商做農場認領的模式,消費者可以認領自己的農場,下單讓村里的農戶幫忙除草、施肥、澆水、種菜等,真正實現消費者自己選擇種什么、怎么種、養什么、吃什么,這將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張之菡說,與此同時,明年還計劃在南充和成都分別再開一家同耕紀儀隴臘肉飯+特產店的線下分店,加上目前儀隴本地的臘肉飯店三家店鋪,讓營業額突破千萬,讓基地的農戶再增收。
市兩會召開在即,張之菡也正積極走訪群眾、收集社情民意。“后疫情時期,農村經濟應該如何提升、鄉村如何振興?”成為張之菡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