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你的聲音
我們用聲音溫暖您
共青團儀隴縣委、儀隴融媒體人才俱樂部
與您分享正能量的青春故事
△ 點擊上方即可收聽 △
大家好,我是服務于丁字橋人民政府的西部計劃志愿者劉婷,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蔡崇達先生的《皮囊》。
《皮囊》蔡崇達
作者用《皮囊》這個具有指向本質意味的書名,來表達作者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同時也回答那些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
這本書是蔡崇達先生的第一部文學作品,作者講述了一系列發生在福建漁業小鎮上的故事。每一個真切的故事背后都是作者對于要面對的現實的思考——親人的生老病死、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故鄉與遠方的選擇等等。作者用14則小故事講述了最真實的生活,每一個小故事都值得細細研讀,方能品味作者的意味,其中阿小的故事(《阿小和阿小》)最令我印象深刻。
《阿小和阿小》
在作者的人生中有兩個阿小,一個阿小是漁村的阿小,另一個是與香港相關聯的阿小。香港阿小其實并不是真正在香港生活過的阿小,只是父母生活在香港,而他每天都在期待父母接他一起去香港生活,香港像是一個美妙而又虛浮的夢縈繞在阿小的心頭。
他期待去到香港,在那樣天堂般的地方過上自己想象中的生活。而小漁村的阿小大概是因為年紀小,所以他總是想方設法的靠近香港阿小,那似乎是可以讓他擺脫自卑和當漁民的命運的稻草。雖然最后漁村阿小也沒能擺脫成為一個漁民的命運,但好在日子過得平淡卻也幸福。香港阿小在小漁村生活過一段時間之后也如愿以償的去到了他魂牽夢縈的香港,但是在天堂一樣的香港阿小并沒有過上他想像中的生活,現實也磨滅了當時在小漁村時的那份高傲,有的只是對于現實的低頭。
阿小是真的阿小,只是香港卻不再是天堂。
香港
香港的繁華并不是因為阿小而變得繁華,是因為它本身就很繁華,有人在這繁華的香港過的風生水起,他自然會向外界傳達一個信息就是香港就是天堂,在這個繁華的大都市就是會讓人過得幸福,但是在繁華的相對面卻是這個城市的傷疤,阿小就是被繁華的外表所欺騙。
其實過得幸福不幸福不取決于你在任何的城市,只是取決于人本身,阿小仍然在小漁村,他也從來沒見過繁華的大都市但是他很幸福,家庭美滿、生活富足。而香港阿小也并沒有因為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而變得幸福,相反他的生活過得非常窘迫,環境固然是幸福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但是決定性因素只取決于人本身的選擇。
偌大的城市,充滿焦灼感的生活,每次走在地鐵擁擠的人群里,我總會覺得自己要被吞噬,覺得人怎么都這么渺小。而在小鎮,每個人都那么復雜而有生趣,覺得人才像人。
——《阿小和阿小》
漁村阿小的故事其實更像是我小時候的一個縮影,小的時候過年,爸爸媽媽總是會從務工的城市給我帶回來很多我沒見過的玩具,沒吃過的零食。我就會像是阿小一樣向往著外面的世界,不同的是阿小向往的是香港而我可能連城市的名字都記不住,那在我腦子里不是一個具象的事物而是所有對于美好事物的幻想。
后來我跟阿小的故事也是截然不同的,阿小放棄了學業,最后在小漁村當了漁民,娶妻生子過上了平凡人的生活,但這對于阿小來說是幸福的。而我像無數的學子一樣,在每個階段做自己該做的事努力求學上進,雖然很多時候我自己也是迷茫的,不知道為什么要去努力因為那個目標看起來遙遠又不真實。但好在現在的生活告訴我,之前的堅持都是正確的選擇。
因為考學,我一步步從我出生的小縣城走向更大的城市,我的眼界逐漸開闊,見過了很多不曾見過的風景,認識了很多與我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樣的城市似乎比我小時候腦子里的還要美好。但是從香港阿小的身上我能知道的是我未來的日子過的幸不幸福,其實跟這座城市并沒有直接的關系,盡管環境也占據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還是本身。在后來香港阿小的故事里,我知道他也一定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盡管他生活在香港但卻沒有過上他想象中的幸福生活。
蔡崇達先生好像是在寫自己的故事又好像是在寫我的故事,但是我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做著不同的選擇,人生也會走向不同的道路,希望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會讓我們自己覺得值得,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