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嘉陵江濕地公園。吳小蓉 攝
2022四川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將于11月10日在南充市閬中市舉行,一場文旅盛宴即將向四面八方的來賓傾情奉上。
資源得天獨厚 撐起文旅本底
南充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提到南充,許多人第一反應是“三國文化故里”。南充人陳壽著《三國志》,開啟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三國文化。
在順慶西山風景區,萬卷樓雄風猶在,登高望遠、豪情滿懷。
萬卷樓景區。梁洪源 攝
在閬中古城,“漢桓侯祠”古樹紅墻掩映,“猛張飛鎮守閬中”的故事可在這里尋跡。
三國文化生于斯,又在這里傳承,打上了深深的南充烙印,為南充悠久歷史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除了“歷史名城·三國文化”,南充還有濃郁的“將帥故里·紅色文化”、“中國綢都·絲綢文化”、“印象嘉陵·生態文化”、“世界古城·春節文化”傳承。
朱德故里景區。陳村銘攝
南充是將帥故里和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里走出了共和國開國元勛朱德、大將羅瑞卿,先后有五萬多名優秀南充兒女參加紅軍,近四萬人血灑疆場;南充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絲綢從這里出發,以成都為中轉站,經云南,入緬甸,抵印度,將中華文明和影響力散播開來;嘉陵江獨愛南充,把300公里最柔美身段留在了這里。昔日畫圣吳道子奉唐明皇之命游歷嘉陵江,繪就《嘉陵江三百里風光圖》,成為千古佳話;
印象嘉陵江·黃金江岸。梁洪源 攝
南充是“春節老人”落下閎故里,落下閎觀天定春節,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最久遠、最深刻、最溫馨的文化印記。時至今日,人們每年春節都會舉辦一系列活動紀念他。
閬中春節特色文化。
“五大文化”交相輝映,在漫長歷史中造就并不斷鞏固南充川北重鎮和川東北經濟、文化中心地位。
南充自然景色秀美。庫容13億余立方米的升鐘湖是西南地區最大人工湖,碧波連天、美不勝收,是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八爾湖畔,荷田層層疊疊,甩掉“窮帽子”的人們賞荷花、采蓮子、挖蓮藕,美麗鄉村入畫來;“百牛渡江”生態奇觀“火”上央視,讓萬千游人大呼過癮,不虛此行……
百牛渡江。劉華偉 攝
2021年南充全市接待游客8700萬人次、同比增長4.9%,實現文旅產業產值1124億元、同比增長10.4%,接待人次和產值雙雙位列全省前茅,文旅大市實至名歸。
升鐘湖。
匠心鑄就精品 南充走向世界
今年7月,人們翹首以盼的第五屆嘉陵江燈戲暨地方戲劇藝術節在南充開幕。
本屆藝術節作為四川省第二屆“劇美天府”優秀劇目展演季南充分會場的重要內容,共有13支全國優秀地方藝術團隊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參加演出,為人們帶來完美視聽享受。
嘉陵江燈戲暨地方戲劇藝術節每三年舉辦一次,是四川面向國家級非遺——燈戲藝術舉辦的區域性特色文化盛會,已成為展示地方戲劇藝術、弘揚地方戲劇文化的全國性平臺。
第五屆嘉陵江燈戲暨地方戲劇藝術節。
匠心獨運、精益求精。在南充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充文旅事業不斷進步。經過名家大師們不斷用心雕琢,南充經典文旅作品不斷涌現,影響力持續增強。
南充文旅交出靚麗成績單:嘉陵江燈戲暨地方戲劇藝術節、嘉陵江合唱藝術節、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三大品牌文化活動蜚聲海內外;川北大木偶“熊貓隊長”亮相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讓世界記住南充;《亮花鞋》榮獲第十八屆群星獎;川北燈戲及舞劇《悟空》登上國家大劇院……
亮花鞋。
在全國文旅版圖中,南充的分量迅速提升:南充成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閬中市、儀隴縣先后入選天府旅游名縣;落下閎、司馬相如、陳壽上榜四川歷史名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花落南充。
相如古城。梁洪源 攝
隨著一批經典文化藝術作品不斷走入群眾中,南充的文旅氛圍更加濃厚,促進整個文旅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南充先后打造了1227特色商業街、西巷文化商業街、白馬湖水街等近20個多元化文旅消費聚集地,為廣大市民搭建了文旅消費平臺。
1227夜景。陳村銘 攝
“近年來,我們不斷豐富文旅產品供給,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南充文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也極大豐富了百姓文化生活。”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趙秀清表示,將全力辦好此次文旅大會,并以此為契機,不斷夯實基礎、提升水平、打造精品,推動南充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讓南充文旅走向世界。
閬水風情。
實施“十大工程” 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9月,南充印發方案提出,力爭到2026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的傳承力、服務力、供給力、競爭力、影響力顯著增強,“將帥故里·錦繡南充”的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努力打造西部地區文化高地和全國知名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三國文化旅游目的地、絲綢文化旅游目的地、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及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中法農業科技園。
為此,南充將全力完成四大重點任務:加快建設文化藝術新高地,把南充打造成為具有重要區域影響力的“藝術名城”;加快建設公共服務新樣板,深入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加快建設文旅品牌新集群,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兩帶一區”建設;加快建設商文旅消費中心,努力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
該方案將工作具體細化為精神文明建設、文旅項目支撐、開放平臺建設、全域旅游發展、天府旅游創建、旅游交通暢達、文化遺產保護、鄉村文旅振興、數字文旅建設、消費體驗提升“十大工程”。
西山夜景。梁洪源 攝
記者注意到,“十大工程”滿滿都是“干貨”。以文旅支撐項目為例,《方案》提出,實施“雙百億行動”,全市文化旅游領域每年完成投資不低于100億元,招商引資不低于100億元;各縣(市、區)每年策劃包裝重點文旅項目不少于3個,簽約落地文旅項目不少于2個。
南充還將著力實施扶持爭引、主體培育、宣傳提質、資源整合、區域協作、融合發展、跨鏈提靚、市場優化、人才強基“九大專項行動”。通過實施這‘九大專項行動’,促進文旅發展不斷提檔升級,真正體現高質量。(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