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先鋒鎮黨員志愿服務隊整裝待發
核酸采樣現場
10月8日,儀隴縣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縣人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萬眾一心、守望相助,繪就了一幅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的感人畫卷。
到13日8時,儀隴本輪疫情實現了社會面清零,全縣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生動展現了抗擊疫情的儀隴速度、儀隴力度、儀隴溫度。
成立12個應急防控工作臨時黨支部
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儀隴縣把黨組織建到抗疫最前沿,把黨員力量凝聚到抗疫最前線,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紅色力量”。
本輪疫情發生后,儀隴縣城成立12個應急防控工作臨時黨支部,積極投身“疫”線。
獅子社區臨時黨支部組織部分黨員開展了“抗擊疫情,使命必達”宣誓活動;東北社區臨時黨支部第一時間成立6個黨小組,迅速召集黨員干部136名、志愿者44名,在各小區門口、沿街道路設置卡點12個,設置樓棟值守點79個,24小時派員值守;東南社區臨時黨支部督導發現安置小區應急物資缺乏,立即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了6個安置小區應急帳篷、手電筒等應急物資;大東社區臨時黨支部建立微信群,幫群眾采購必要生活物資……
“東方花園門崗執勤組干警已到崗”“和樂園防控宣傳干警已到崗”“壹號公館巡查勸導組干警已到崗”“首座核酸秩序組執勤干警已到崗……”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儀隴縣人民法院迅速響應號召,動員全體黨員干警按照“就近就地”原則,到各自社區(小區)報到,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2000余名醫護人員奮戰“疫”線
城市按下“暫停鍵”的同時,許多人卻按下了“快進鍵”。他們與病毒較量,與時間賽跑。
“爸爸媽媽這幾天要出去打病毒,暫時不能跟你們見面。你們在外婆家要乖喲。”10月8日上午,儀隴縣人民醫院兒保科護士馮楊把兩個小孩從宏德幼兒園送到母親家里后,立即投入抗疫一線。她的愛人李丞佳也是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工作人員,8月份剛從海南完成支援任務回來。
10月9日5時30分,馮楊和同事們全副武裝出現在新政鎮獅子社區祥和苑公租房小區核酸采集現場。9日11時,任務完成。為節約時間,馮楊和同事們一個上午不喝水、不上廁所,嗓子干得冒煙。完成采樣,脫下防護裝備后,他們的雙手已被汗水泡得發白發皺,臉和耳朵滿是壓痕。
“此次疫情共有2000余名醫護人員(包括核酸采樣、檢測人員)奮戰在防疫一線。”儀隴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防疫一線的幕后,還有一群人不分晝夜與時間賽跑,追溯傳染源、追蹤行動軌跡、排查密接者。在儀隴縣疾控中心,84名工作人員不停地撥號、通話,每一個與陽性病例有相關軌跡和接觸史的人員信息、活動軌跡、密接、次密接人員,他們都要耐心詢問、詳細記錄。儀隴縣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科科長唐晶擔任此次疫情流調組組長,她告訴記者,流調是疫情防控中最重要的一環,一旦出現問題,需要最快速度斬斷病毒傳播鏈條,并為下一步調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據。
涓涓細流匯成抗疫磅礴力量
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更沒有局外人。本輪疫情發生后,全體儀隴人共克時艱,同舟共濟,展現了德鄉人的責任與擔當。
10月9日6時許,儀隴腦康精神病醫院9名工作人員全副武裝,在院長李小華的帶領下來到永樂鎮政府。與永樂鎮政府工作人員接洽后,李小華立即作出部署。“李小華是儀隴縣政協委員。收到我們的請求后,她第一時間安排人手對我們進行支援。”永樂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連續3天,李小華團隊共采集核酸樣本4000余份。
據了解,本輪疫情發生后,儀隴縣265名各級政協委員或捐資捐物,或奔赴一線,或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盡顯責任擔當。共青團儀隴縣委線上招募儲備志愿者852名,上崗志愿者550人。其中,32名有專業特長或從業經驗的青年志愿者從事高風險區物資配送、醫療垃圾清運和集中隔離點管理等工作,186名有志愿服務經驗的志愿者到新政鎮,協助做好街面管理、風險地區消殺等工作。儀隴縣工商聯發出倡議書,號召全縣各基層(行業)商會、會員企業及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慷慨解囊,助力抗疫。截至目前,累計捐款捐物價值約10萬元。
儀隴記者站馬永紅尹小麗張梓睿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