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宏德小學升旗儀式上舉行的班級節目展示(資料圖)。
●馬永紅 文/圖
12名教師入選四川省第三批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知行幼兒園、知行實驗學校揚帆啟航,儀隴縣第三輪“三名工程”建設即將啟動……金秋九月,儀隴縣教育事業喜訊連連。
讓每個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黨和國家為人民辦教育的初心和使命。10年來,儀隴縣始終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千方百計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不斷開創“開放、優質、幸福教育”新局面。
開放教育活力迸發
9月1日,知行實驗學校開校,近1500名新生步入恢宏大氣的現代化校園。
知行實驗學校是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可容納3000名學生。走進校園,只見教學樓、綜合樓、藝術中心等建筑錯落有致,運動場、多功能演藝廳、風雨操場、鋼琴房等功能室一應俱全,綠色開放的空間營造出高品質的育人環境。
“知行實驗學校引進陽光教育集團的先進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打造集學校、特長培訓中心、學科輔導中心、延時服務中心、綜合素質實踐基地為一體的綠色教育平臺。”儀隴縣教科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政府主導、企業管理、學校自主”的教育管理機制是該縣義務教育階段的一次全新探索。
知行實驗學校
校企合作,共贏未來,儀隴縣已有先例。早在2018年4月,儀隴職高與天坤教育集團開啟了聯合辦學模式,走出了一條特色化、差異化的辦學之路。
“合作辦學的最大優勢是學生入校即可簽訂就業合同,享受天坤集團免費的優質工作安排和技能提升服務。”儀隴職高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開校以來,該校不斷為高職院校輸送人才,為本地企業定向培養能工巧匠。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儀隴縣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每年派出一線教師到省內外學習交流;邀請支玉恒、楊東等多位教育界名家到儀隴開展專題研討和互動交流活動。2019年以來,儀隴縣先后選派163名后備干部和優秀教師到溫州市龍灣區跟崗學習,引進研究生88人充實到教育系統。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思想就要開放,行動更要放開。”儀隴縣教科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辦開放教育,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優質教育成績顯著
四川省第三批中小學名師工作室成員遴選結果日前公示,儀隴縣12名教師入選,約占全市的40%。這標志著儀隴縣實施“三名工程”再次取得新突破。
“三名工程”主要以“三名工作室”為實施載體。工作室通過開展校長論壇、專題研修、同課異構、送教下鄉、學習參觀等活動,提升校(園)長管理水平,幫助教師專業化成長。
2019年以來,儀隴縣評定“縣級名教師”71名、“縣級名校長”10名。19人入選省級“名師工作室”,9人獲“嘉陵江名師”稱號,3人獲“嘉陵江名校長”稱號,23人被評為“帥鄉英才”,3人入選“果州萬人計劃”,3人被評為省特級教師,4人被評為正高級教師。
近年來,儀隴縣將教育內涵提升行動納入全縣“雙十工程”,“三名工程”建設是教育內涵提升行動中的一大亮點。除此之外,儀隴縣還在各個學校開展“書香教育·全域悅讀”讀書活動,努力提升師生文明素質、文化修養和道德情操;今年確定了新政初中、宏德小學等9所中小學校建立“課改共同體”,推行課堂教學改革試點;多措并舉促進教育內涵發展、打造全階優質教育。
幸福教育惠澤民生
藍白相間、形似一架飛機,今年8月落成的知行幼兒園科技感十足。知行幼兒園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幼兒園,占地面積12畝,戶外活動場地3000余平方米。“我園投入使用,解決了城北片區幼兒入園難的問題。”該園負責人說。
10年來,儀隴縣城學生人數不斷增長,學位緊張狀況日益突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儀隴縣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大力實施了縣城教育擴容工程。
5年前,儀隴縣城學生總人數為18400余人。2017年以來,該縣先后啟動四輪縣城學校“五校同建”工程,累計投入資金48.3億元,新改擴建面積62萬平方米,新增學位3.5萬個,縣城就讀學生達6.5萬余人,占全縣總數的52.8%。“鄉村弱”的局面也得以改變。近5年來,儀隴縣累計投入5億余元,實施鄉鎮學校全面“改薄”工程,標準中心校實現全覆蓋。
人民教育為人民。更多的民生實事還體現在教育扶貧、教育資助、關愛教師之中。儀隴縣永光鎮困難家庭學生胡成星,靠助學貸款順利讀完碩士研究生。自2014年以來,儀隴縣累計投入7.5億元補助資金,資助困難學生85.7萬人次。
以人民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教育,儀隴縣形成“黨委關心重視、教師安心從教、社會全力支持、學生健康成長、人民群眾滿意”的生動局面。“幸福教育”讓百萬老區人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