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新政段,江水清澈,兩岸綠樹掩映。
●李然全星圳/文馬永紅/圖
今年以來,儀隴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六大任務”,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有力有序推進河長制工作體系建立、河湖監管建章立制以及河湖環保知識宣傳普及等工作。全縣河湖管理體制日趨完善,流域生態環境大幅改善,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A壓實責任全面落實河長制
走進儀隴縣新政鎮,只見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寬闊通暢,一個個綠地公園點綴其中。站在新政鎮一處制高點遠眺,藍天白云下,嘉陵江新政段江水澄澈、碧波蕩漾,兩岸綠樹掩映,生態美景如畫。
“江岸兩旁草木蔥郁,鳥兒在江面翩翩起舞,魚兒在水中自由嬉戲。如今,儀隴縣境內江河湖水更清了,岸更綠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江邊散步、鍛煉。”看著嘉陵江新政段一天天變美,該縣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
儀隴縣境內流域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嘉陵江、思鳳溪、流江河、綠水河等22條重要河流,河流總長超過741公里,流域總面積超過1584平方公里;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有72條。有水庫118座、山平塘6000座、水池水窖1.9萬余口。境內河流水系分屬嘉陵江、渠江兩大流域,最終匯入嘉陵江。
“儀隴縣認真貫徹《四川省河湖長制條例》,從今年3月1日起,對縣級相關部門、聯絡員單位、鎮村兩級河長的主要職責進行了劃分。”儀隴縣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辦還印發了《儀隴縣總河長制運行規則》,由縣委書記、縣長擔任總河長,設立總河長辦、河長制辦,明確了會議制度、工作報告等事項,聯絡員單位等每半年要向總河長辦書面報告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儀隴縣委、縣政府就河長制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多次組織現場督查,并對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相關單位主動認領,擔當擔責,守河盡責。此外,根據《2022年儀隴縣全面強化河湖長制工作要點》內容,要求全縣相關單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全力抓好下泄生態流量調度、水土保持、小水電分類整改、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各項工作。
今年1—8月,儀隴縣級河長巡河119次,鄉鎮級河長巡河1468次,清理整改河湖“四亂”44宗,下發問題提示函9份、水質提醒函24份,并督促相關單位及時整改銷號。
B加強監督嚴肅處理河湖“四亂”
日前,儀隴縣五福鎮開展河道排污大排查工作。鎮村兩級黨員干部全員出動,對轄區內的河道排污情況進行了拉網式排查。
“我們走訪了全鎮40余戶種養大戶,在檢查種養大戶排污情況的同時,對相關法律法規也進行了宣傳。”五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堅持常態化開展巡河工作,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并督促整改。同時,完善垃圾池、垃圾桶等設施設備,并及時轉運垃圾,確保全鎮水清、岸綠、景美。
近日,筆者在儀隴縣賽金鎮看到,流江河賽金段兩岸植被茂盛、滿目翠綠,河水清澈、波光粼粼,魚兒成群結隊歡快暢游。河道中,兩名工作人員身穿救生衣、手持打撈網,正仔細清理河道中的漂浮物。
“流江河流經賽金鎮11公里,我們安排專人開展巡河工作,對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處理。”賽金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鎮組建了工作專班強化水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堅持目標問題導向,聚焦重點問題,嚴格落實問題整改。下一步,將強化整改力量,堅持“半月一檢測、半月一通報、一月一考核”,并加強環保宣傳。
“目前,儀隴縣各鄉鎮(街道)均組織有專人負責清理打撈白色垃圾、清除倒伏樹木等。同時,正在加快探索河庫物業化管護機制。”儀隴縣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說,對發現的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河湖“四亂”問題,全縣各鄉鎮(街道)會及時報告、堅決制止,并會同有關部門嚴肅處理。
對于防止養殖行業污染問題,儀隴縣從嚴審批養殖場選址,嚴格落實環保措施,督促指導養殖場規范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從源頭上遏制污染物排放。此外,加強土地消納、沼液運輸監管,加強沿線垃圾清運,防止污染事件發生。同時,對雨污分流管網改造不徹底、破損、泵站未規范運行等問題,加快實施城鄉污水治理兩年攻堅行動,確保污水應納盡納、達標排放。
C保護生態編制水環境“健康評價”
日前,儀隴縣河(湖)長制重點工作推進會召開,全面部署2022年河長制工作,推進全縣河長制和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常態化。
會議要求,要大力推進河長制工作、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做到發現一處、清理一處、銷號一處,持續鞏固整改成效;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強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堅決打贏河湖“清四亂”殲滅戰,推動全縣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好轉。
日前,筆者在儀隴縣保平場鎮看到,幾臺挖掘機正揮舞著“長臂”,在綠水河河堤旁忙碌作業,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水下工程。
“綠水河保平段共10公里長,其中有1公里流經場鎮。”保平鎮相關負責人說,該鎮不僅對兩岸河堤進行加固,還對河道中的淤泥、垃圾進行清理,防止污染源對下游造成二次污染;同時,使河床降低,確保汛期來臨時能有效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鰲溪河在儀隴縣張公鎮境內河道長15.7公里,是全鎮農業生產的重要水源。張公鎮繁榮村黨支部書記吳林豐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沿著河岸走一走,查看河道及周邊的環境和安全。
“為有效維護境內水域環境,張公鎮建立了由鎮黨委書記擔任‘總河長’、各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分河長’的‘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張公鎮相關負責人說,該鎮將水環境治理工作作為全鎮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夯實人力、物力等要素保障,通過“人防+技防”雙管齊下的模式,不斷提升水環境治理水平,有力有序推進河長制各項工作。
今年以來,儀隴縣加快編制水環境“健康評價”,力爭在10月底前編制完成綠水河、簡河、馬鞍河、磴子河、油房溝水庫5條河(庫)“健康評價”,為縣域河流生態安全保駕護航。根據儀隴縣2021—2025年“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和沿河實際,因地制宜、務實舉措,扎實推進目標清單、任務清單、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四張清單”,定人定崗定責定點,護好沿河生態環境。同時,加快劃定“三區三線”,確保將水安全空間保障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