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第1標首開工點啟動儀式。
儀隴縣復興鎮致遠村黨員干部幫助業主澆灌果苗。
張明攝
●張梓睿文/圖
8月10日至今,儀隴縣已連續發布12次高溫紅色預警,大部分鄉鎮日最高氣溫達40℃以上,馬鞍、雙勝等11個鎮旱情嚴重,部分農作物面臨減產。面對60年一遇的干旱天氣,儀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多次組織召開抗旱工作緊急會議,啟動儀隴縣4級抗旱應急響應,下發抗旱減災緊急通知,各部門聞訊而動,堅決守住居民生活用水底線,抑制旱情導致的經濟損失進一步擴大。
堅守底線保障居民用水
8月23日,在儀隴縣丁字橋鎮五里碑村,村民們在村干部的指揮下,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拎著水桶等容器,翹首盼望消防車的到來。
據介紹,五里碑村地處高山,距離丁字橋場鎮近5公里,自來水管網鋪設成本較高,村民們平時生活用水全靠村里的幾口水井,面對60年一遇的干旱天氣,水井幾近干涸,遠遠無法滿足村民們的日常用水。丁字橋鎮政府得知情況后,主動與儀隴縣政府專職消防隊馬鞍中隊對接,該中隊每日利用消防車運送自來水至村里,保障村民生活用水。
“消防中隊的小伙子們很用心,也很負責,遇到腿腳不便的老人,他們都會主動作為,幫助老人肩挑背扛,把干凈的飲水送到家里。對那些交通不便的居民,他們還會接上水管,直接從消防車上把自來水引到家里,看到家里大大小小的容器都裝滿了清澈的自來水,村民們都表示十分感激。”五里碑村黨支部書記楊自強說。
“消防車每趟可以運送6噸自來水,在滿足村民們的生活用水后,還有結余,我們會將剩余的水放到村里的一些水井中,讓村民們可以自行抽水滿足生活需求。”儀隴縣政府專職消防隊馬鞍中隊中隊長王志榮說,自開始運水送水以來,該中隊每天堅持清晨6點至晚上8點向轄區一些旱情嚴重的村子送水,每天送水量達30多噸。
“自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4級抗旱應急響應后,我們以金城、馬鞍、永樂、立山4個縣政府專職消防隊為核心,組建了縣鄉村三級抗旱應急專業隊伍,開展‘送水到戶’行動,對旱情嚴重的鄉鎮、產業園區等重點區域,老弱病殘、高山吊腳戶等困難群體,建立包保責任制和信息反饋制,掌握實情,送水上門。”儀隴縣應急管理局防災減災股股長黃俊說,為應對此次旱情,該縣已投入資金416萬元用于增添抗旱物資設備。據了解,為應對此次旱情,4個縣政府專職消防隊已累計出動送水車輛300余車次,累計送水近2000噸,為2000余名群眾解決了飲水困難。
主動上門送水送技止損
連續高溫天氣不僅對群眾生活生產造成影響,儀隴縣部分產業園區也遭受不小的損失。
為減少經濟損失,儀隴縣應急管理局主動上門了解產業園區受災情況,為業主提供送水服務,力爭將產業園區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8月18日,在儀隴縣復興鎮致遠村檸檬產業園內,一根根水管直通田間地頭,一股股清澈的水順著管口流出,源源不斷注入到果林里。
“今年遭遇大旱是出乎意料的,造成的經濟損失大概在30萬元左右,果實保不住了,但是果樹一定要保住。”該產業園業主蔣鯤鵬說,連日來,每天都有送水車向產業園果林澆水,一天下來大概要澆200噸水,成本在1萬元左右。
“我們主動聯系相關部門,積極組織黨員干部投身抗旱一線,及時解決業主急難愁盼的問題。”致遠村黨支部書記陳海軍說,為了盡可能幫助業主減少損失,在旱情發生后,該村迅速向復興鎮上報了受災情況,在鎮政府的統籌下,派出了送水車為檸檬產業園送水,降低了業主保樹成本。
“檸檬產業園是2018年引進的,前三年都在育苗,基本沒有收入,今年進入檸檬豐產期,卻遭遇了大旱天氣,我們能體會業主的心情,也主動向他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陳海軍說,在該鎮農技員的指導下,村上動員干部群眾,及時對檸檬產業園進行清淤、清阻、挖溝、引水,保障每棵樹都能得到充足灌溉。
據了解,本次旱災導致該縣農作物受災面積3421公頃,成災面積2212公頃、絕收242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680萬元。為切實保障群眾利益,儀隴縣農業農村局撥付抗旱資金400余萬元,用于鄉鎮、產業園區購買抗旱物資;成立11個農技抗旱服務小組,分片分類指導抗旱保苗、水肥調控,對大豆、紅薯、果樹采取早晚澆灌、秸稈覆蓋等抗旱措施,降低經濟損失;指導群眾搶收搶種,在接下來可能到來的汛期之前保證顆粒歸倉,秋季作物應種盡種。
著眼長遠擺脫望“旱”興嘆
如何擺脫缺水困境,實現“全域灌溉、水旱從人”的美好愿景?
近年來,儀隴縣加快推進水利事業建設,依托亭子口灌區和罐子壩灌區工程建設契機,完善縣域水利基礎配套設施。
7月20日上午,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第1標首開工點啟動儀式在儀隴縣大儀鎮舉行。亭子口灌區位于廣元市蒼溪縣境內,概算總投資307億元,設計灌面371.5萬畝。按照規劃,亭子口灌區(儀隴段)一期工程概算總投資18.8億元,總干渠31.38公里,觀音支渠22.25公里,途經先鋒、大儀、觀紫、金城等10個鎮。
“本項目建設資金來自中央預算內、省級補助、市縣自籌和銀行貸款。”承建單位四川省水利電力工程局有限公司亭子口灌區(儀隴段)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正在進行征地以及隧洞開挖和渡槽修建工作,該項目計劃2026年底建成投入運行。
該項目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積32萬畝,惠及群眾30余萬人,儀隴縣水資源調配和開發利用格局將進一步優化,進一步保障縣域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
“在加快推進亭子口(儀隴段)主干渠及觀音支渠建設的同時,啟動了末級渠系規劃工作,暢通微循環,打通田間輸水最后一公里。”儀隴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該縣還規劃了周河、三溪寺、平橋3座囤蓄水庫以及通過罐子壩支渠向油房溝、思德水庫的補水工程。待兩個灌區全部建成后,儀隴縣水利有效灌溉面將超過90%,徹底結束儀隴“靠天吃飯”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