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充汽車站合影
儀隴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月)為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探索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7月15日,蘭州大學赴四川朱德故里愛國主義教育尋訪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12人從蘭州大學榆中校區出發,于17日抵達朱德故里四川省儀隴縣馬鞍鎮,開展志愿服務和走訪調研活動。
18日上午9時,實踐團隊在朱德故居管理局宣傳營銷科胡科長的帶領下來到了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
在講解員的講解和帶領下,團隊成員參觀了紀念館和朱德同志舊居等紅色景點。朱德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領導者之一。他的一生同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社會解放的斗爭歷程,同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斗爭歷程緊密融合在一起。懷著對朱德同志的深深熱愛和敬仰,在參觀之時,團隊成員被陳列著的一件件革命文物所吸引和震撼,感嘆于老一輩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體味著老一輩革命家不怕犧牲、甘做奉獻的革命精神,激發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斗志,深化了愛國主義情懷。
參觀結束后,團隊成員回到紀念館進行志愿服務活動。團隊成員在存包區、取票區、安檢區、展覽區進行志愿服務,以微笑面對游客,細心為游客講解注意事項,引導游客進行參觀,幫助游客解決困難,獲得了游客和紀念館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
朱德故居管理局副局長向團隊表達了謝意。他表示“大學生到紅色景點進行志愿服務是大學生鍛煉的重要方式,我們非常感謝你們為我們紀念館做出的貢獻。”
截至19日下午5時,團隊成員在紀念館接待了上千名游客。期間,成員對游客和相關管理人員進行了訪談和問卷調查,對朱德故居的愛國主義敘述、傳播和發展進行了調查研究,并對朱德故居的管理、宣傳方式和為當地發展帶來的效益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管理局副局長在訪談中表示“朱德故居每年接納的游客有數百萬之多,它不僅對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影響,而且還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
此外,團隊成員與前來參觀學習的北京理工大學黨員實踐學習團隊和西安工程大學藝術工程學院實踐團隊進行了交流。
通過實踐,團隊成員對朱德故居的愛國主義教育情況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和體會。毛澤東贊揚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他是“人民的光榮”,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面旗幟。在這三天的參觀、志愿服務和調研中,團隊成員們從內而外接受了一次紅色革命精神的洗禮,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健全人格以及追求人生目標起到了積極的啟發作用。(編輯/范紅英)
在馬鞍鎮合影
參觀朱德故居紀念館
在朱德故居紀念館前合影
為游客指路
與北京理工大學實踐隊合影
與西安工程大學實踐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