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滿危險的未知水域:高原湖泊、海子、水塘、魚塘、天然湖泊、水庫、江河、溪流、水潭、海洋。
二、平靜的野外危機四伏:
◎暗流—暗流是水上的隱形殺手,卷入暗流中的人,會瞬間被沖到幾十米外。
◎淤泥—很多水域看似水不深,但水底的底泥松軟,一旦踩入就像陷入沼澤,越陷越深,無法動彈。
◎地形—由于野外水下地形復雜,所以危險往往都是突如其來的,可能上一步剛到小腿,下一步就踏入了水底深淵。
◎水草—水性再好的人若是被水草纏住也很難抽身。
◎山洪—山洪的水流中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它和它所誘發(fā)的泥石流、滑坡等現(xiàn)象常會造成人員傷亡。
三、汛期戶外出行“六警惕”
◎警惕盲目探險。雨季戶外運動項目選擇需謹慎,充分了解相關風險和安全規(guī)定,雨季盡量不要前往山岳型、峽谷型、涉水型旅游景區(qū)景點。切勿前往易發(fā)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旅游景區(qū)。更不要參加未開發(fā)線路探險旅游,切不可追尋刺激、盲目探險。
◎警惕涉水。警惕涉水活動,警惕淹溺事故,不要到江河水庫等未知環(huán)境或有警告提示的水域游泳。尤其是少年兒童不要獨自在水域嬉戲,更不能在野外游泳。
◎警惕異常聲響。戶外出行時刻保持警覺,山區(qū)汛期一定要警惕所有異常的細節(jié),河水、井水的突然上漲或干涸,山體或地面裂縫,巖體掉落的石塊,沙石聲響等都可能是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前兆。
◎警惕雷擊。在戶外遇到雷雨天氣時,要盡量躲避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遠離河流湖泊、稻田以及空曠地區(qū),遠離廣告牌以及簡易建筑物。
◎警惕“慌不擇路”。在遭遇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和崩塌等危險時,都應迅速向兩側高處跑。遇到洪水千萬不要貿然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警惕貪戀財物、盲目施救。山體滑坡后,切忌立即返回,避免二次滑坡再次造成危害。
四、突發(fā)事件如何自救
◎遇到山洪或泥石流自救措施。在山區(qū)突然遭遇山洪或泥石流時,要沉著冷靜,以最快的速度撤離。脫離現(xiàn)場時,應該選擇就近安全的路線沿山坡橫向跑開,千萬不要順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看到有人溺水怎么辦?叫:大聲呼救找援手。
打:及時撥打110、120報警。
伸:將身邊的竹竿伸過去,在保證自己位置安全的基礎上,拉回溺水者,同時注意避免竹竿戳到落水者的臉。
拋:將泡沫塊、救生圈、密封的塑料空桶等漂浮物拋給溺水者,等待救援。
(來源:科普四川四川應急)
高坪區(qū)科學技術協(xié)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