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巴南鐵路儀隴段潘家巖特大橋(資料圖)。
●張梓睿文/圖
7月28日,儀隴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會上,儀隴縣委副書記、縣長趙云強代表縣人民政府作了“雙十工程”推進情況報告。報告指出,“雙十工程”實施以來,儀隴始終不忘奮斗初心、不畏艱難困苦、不減拼搏激情,集中力量干成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要事,圓滿實現“破題開局、鏗鏘起步”的階段性目標,并將始終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推動“雙十工程”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躍升。
鄉村振興厚積薄發
“5+4”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量質齊增
近年來,儀隴縣堅持致力于夯基礎、興產業、抓改革、惠民生,不斷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村文明進步、農民增收致富,努力打造產業興旺示范帶、基層治理示范片、村集體經濟示范點。
日前,筆者來到四川布碧絲有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儀隴蠶繭分揀收儲中心,只見前來交繭的蠶農已經排起了長隊,一筐筐雪白的蠶繭整齊排列在分揀中心,好不喜人。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蠶繭進行篩選、過秤,整個過程快速有序。蠶農們現場交貨現場收錢,個個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們通過選繭、抽樣、評級等7個工序對蠶繭進行定價,保證蠶農的蠶繭能夠賣上一個好價錢。”布碧絲公司技術部經理余建盛介紹,預計第一季可收繭12萬公斤。
“蠶桑產業是儀隴的傳統產業。如今引進新的養蠶模式,不僅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還解決了老百姓就近務工問題。”蠶農余榮華介紹,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桑田里套種了豌豆、黃豆、榨菜等作物,每畝可增收500元左右。
“通過高標準桑園建設和養蠶方式轉變,幫助蠶農走上種好桑、養好蠶、賣好繭的新路子。”布碧絲公司法人代表許少琳介紹,目前公司著力打造全產業鏈,力爭形成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煉染、成衣制造加外貿出口的一條龍產業鏈。
近年來,儀隴縣統籌整合資金18億元,精準投向農業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領域,“5+4”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量質齊增、積厚成勢;全面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硬化路”,通村達戶的道路網絡基本形成;安全飲水工程全域覆蓋,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率和有效治理率達99%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一串串喜人的數據表明,儀隴鄉村正加速駛入全面振興的“快車道”。
工業發展提質增效
到2025年,儀隴縣工業總產值達到220億元
工業產業倍增工程是“雙十工程”中的十件大事之一。為實現工業發展提質增效,儀隴縣高效推進技改升級,對四川國德等6家企業進行技改擴能。
近日,筆者走進國德塑業生產車間,只見一排排機械整齊劃一,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
國德塑業總經理楊大斌介紹,公司引進先進設備,實行智能操作,節省了8成左右的人力。
南充家豐時裝有限公司全自動繅絲及真絲織造產業鏈項目廠房內,同樣機聲隆隆。全自動繅絲及真絲織造產業鏈項目總投資8億元,規劃建設繅絲車間、織綢車間、練白車間和印染車間,配套建設辦公、科技、展覽、培訓中心和員工公寓樓及相關供排水、供電、供熱和綠化等輔助工程。
“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實現產值1億余元。”家豐時裝負責人許少琳介紹,目前公司已實現了栽桑養蠶、繅絲、印染、制衣全產業鏈發展。
根據規劃,到2025年,儀隴縣工業總產值達到220億元,固定投資累計達到11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0家以上,新招引入駐企業100家以上,新增工業用地4000畝,較目前實現量、質雙倍增。
基礎設施顯著改善
高鐵高速不斷擴大儀隴“朋友圈”
2020年2月以來,儀隴縣加力加壓、苦干實干,高效推進漢巴南鐵路工程建設,
近日,中鐵二十一局建設的漢巴南鐵路三標段易家灣大橋最后一榀箱梁成功架設,這是漢巴南鐵路南充至巴中段六個標段中首個完成架梁任務的標段,為2024年5月實現通車目標奠定了基礎。
漢巴南鐵路三標位于儀隴縣境內,途經新政、雙勝、復興、保平、永樂等5個鎮,全長26公里。
“我們戰高溫、斗酷暑,完成了下半年第一個節點目標,同時也實現了全標段貫通,下一步將進入線下工程全面收尾、無砟軌道施工的階段。今年的年度目標是完成標段內路橋隧等全部施工任務。”中鐵二十一局漢巴南鐵路三標段總工程師成維明說,漢巴南鐵路三標范圍內箱梁架設完畢后,將全面進入線上、線下同步施工的攻堅收尾階段。架橋機也將調頭,開始二標箱梁架設,預計9月中旬完成全部架設任務。
“高速公路聯網工程”也被納入“十件大事”整體推進,力爭實現“十四五”期間“縣縣高速、鄉鄉干線、村村雙車道、組組硬化路”目標,構建“互聯互通、安全便捷、暢行高效”的高速公路配套網絡,為縣域內所有鄉鎮“半小時”上高速提供有力支撐。
S205線閬中千佛至儀隴觀紫公路(儀隴段)改擴建工程是儀隴縣2021至2022年的重要交通項目,也是重大民生工程。據施工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2.7億元,占總投資84%,計劃9月底完成瀝青路面鋪筑,10月底完成交安設施安裝并通車試運營。
S205改建工程是儀隴縣實施國省干線改造、搭建“七縱兩橫”縣域主骨架規劃中的一項。今年來,該縣高效推動道路建設工程。閬儀營高速公路預計11月施工單位進場,年底啟動控制性工程建設,計劃2025年實現通車試運營;平儀高速、南儀高速的前期工作將適時開展;5條美麗鄉村路被納入省級項目規劃。
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提升青年干部能力為高質量發展培育骨干力量
2021年1月,儀隴縣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明確將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動納入“雙十工程”。2022年2月,儀隴縣委常委會審定了《儀隴縣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動方案(試行)》,全面啟動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動。方案給出了踐行方法:一方面是通過開展全覆蓋、全方位、多層次的線上線下學習活動,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是實施領航、鯤鵬、墩苗、匠心、精英“五大計劃”,5年集中優選1000名優秀青年干部,采取外派學習、上掛鍛煉、縣鄉互派等方式,大規模開展實踐鍛煉,全面提升全縣青年干部眼界格局和實戰能力,為儀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培育一支骨干力量。
“事情比較多,還有幾個村需要走訪,得盡快去。”近日,吳家璽在儀隴縣張公鎮躍龍村黨支部參加完黨日活動后,又馬不停蹄趕回鎮上,開始了忙碌的工作。吳家璽是儀隴縣委編辦政務服務中心的一名干部。今年5月,他通過“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動被選派到鄉鎮頂崗鍛煉。
像吳家璽這樣經自愿報名、單位推薦、科學統籌安排等程序,通過“墩苗計劃”從縣級部門到鄉鎮或從鄉鎮到縣級部門掛職鍛煉的共有40人。這是儀隴縣優化青年干部成長路徑,促進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的一次全新探索。
“視野開闊了,格局變大了。看待問題的眼界從鄉鎮小小一隅拓展到全局全縣。”對從五福鎮到縣委宣傳部頂崗鍛煉的吳聰來說,收獲也很大。
“大多數年輕干部都是從‘校門’到‘機關門’,文化程度高,但缺少基層歷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欠缺。”儀隴縣委組織部公務員股股長張寧介紹,為讓青年干部得到最有效的鍛煉,縣委組織部花費了大量精力研究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動方案:既有向上開闊視野,又有向下墩苗鍛煉;既有向外拓寬視野,又有向內負重加壓;既有專業能力培優,又有綜合素質提升,讓年輕干部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
■相關鏈接
“雙十工程”之十件大事
大事一:全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建設工程
大事二:工業產業倍增工程
大事三:縣城河西中部組團建設工程
大事四:漢巴南鐵路儀隴段建設工程
大事五:高速公路聯網工程
大事六:朱德故里景區-馬鞍鎮景鎮融合發展工程
大事七:亭子口(儀隴段)、罐子壩(儀隴段)灌區建設工程
大事八:嘉陵江三橋建設工程
大事九:四川思德干部學院建設工程
大事十:技師學院暨優質名校建設工程
“雙十工程”之十大行動
行動一: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動
行動二: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行動
行動三:教育內涵提升行動
行動四:國家衛生縣城創建行動
行動五: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創建行動
行動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行動
行動七:金城鎮功能提升優化行動
行動八:醫療資源優化提升行動
行動九:產業鏈供應鏈數智賦能行動
行動十:生態文明建設鞏固提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