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藝術周期間,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內的川北大木偶“熊貓隊長”。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羅虹王蘭/文余中華/圖實習生任佳容
7月29日,以“共享木偶精彩·促進共融發展”為主題的第三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開幕式在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簡稱大木偶劇院)盛大舉行。在這次盛會上,新落成的大木偶劇院精彩亮相。
“等大木偶劇院全部裝飾布展完成后,在這里,市民不僅可以體驗川北大木偶非遺研學之旅,還可以定期觀賞經典劇目表演。”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院長唐國良說。
A打卡新劇場擁有豐富藝術呈現空間
8月2日,記者來到大木偶劇院,只見劇院外彩旗飄飄,正門口處立著“第三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幾個色彩繽紛的大字。大字背后,就是2021年登上央視春晚的“川北大金牛”,造型獨特、憨態可掬、奮蹄向前。進入大廳,正中的圓形展示臺上站立著2018年亮相平昌冬奧會閉幕式的川北大木偶“熊貓隊長”。從大廳左側開始瀏覽,依次圖文并茂地展示著川北大木偶的發展歷史及特色活動、取得的各項榮譽。
經過檢票口,乘坐扶梯至地下一層,可以看到墻面上張貼著《絲路駝鈴》《彩蝶神話》等經典劇目的巨型海報。劇場內,擁有完備的燈光音響設備和475平方米的超大主舞臺,可以容納500多名觀眾。舞臺可以根據劇目演出需要,實現“推拉”“升降”“旋轉”多維度空間變換、高效裝臺和快速布景遷換,為舞美裝置提供豐富的藝術呈現空間。同時,舞臺前區可根據劇目需要實現專業樂池、伸出式舞臺和擴充觀眾席三種功能。
“以前,我們沒有自己的場地,排練、演出、開展活動都是依靠租借場地來完成,條件十分有限。如今,我們終于有了自己的活動陣地。今后正式運營后,將充分利用周末、節假日等,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推動川北大木偶走進千家萬戶。”唐國良說。
B設置文創中心打造非遺研學基地
第三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期間,在位于市博物館的大木偶劇院內上演了《人魚姑娘》《惠安女》《大名府》《九色鹿與捕蛇者》等精品劇目,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
“當前,我們致力于打造本土文化演出品牌‘果城木偶兒童劇周末劇場’,邀請國內知名演出團體、文旅部直屬及各地方市直院團,擇優引進適合南充本地的精品優質木偶兒童劇,屆時將有贈票活動及惠民票價面向市民提供,盡可能讓更多的家庭走進劇場,領略木偶藝術的魅力。”唐國良表示,另一方面,利用劇院陣地設置陳列室、文創中心等,打造川北大木偶非遺研學基地,開發非遺體驗研學旅行線路,通過聆聽講解、觀看各種木偶品類、動手學習制作與表演,讓市民了解更多木偶歷史文化。
與此同時,大木偶劇院作為南充本地重要的文化陣地,也將持續開展戲劇、歌劇、舞劇、音樂會、大型文藝演出等惠民文化活動。唐國良介紹,等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全部裝飾布展完成、正式運營后,將進一步豐富南充綜合性高端文藝演出場館的市場,力求成為傳承木偶文化、傳播南充文藝生活新理念的殿堂,助力打造南充“文化地標”和百姓文化生活的“精神高地”。
■相關新聞
第三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線上劇目展播活動落幕
“云”賞國內外精品木偶劇
木偶劇《大禹治水》參與線上展播活動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供圖
本報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柴梓嫣實習生王璇)7月29日至8月2日,第三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線上劇目展播活動舉行。記者從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獲悉,在為期5天的線上展播中,國內外的多支團隊為廣大網友上演了各種類型的精品木偶劇目。觀眾足不出戶,“云”過戲癮。
大禹繼承父業以治理天下洪患為己任,新婚四日便告別妻子踏上治水的漫漫長路……日前,當記者打開第三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線上劇目展播活動直播平臺時,屏幕上正播放著由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帶來的木偶劇《大禹治水》。木偶人物在舞臺上活靈活現,節目十分好看。
據悉,《大禹治水》以現實主義的創作視角、浪漫主義的手法,講述了大禹勵精圖治、舍生忘死、團結萬民、治理水患的故事。該劇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
“本場表演不只有優秀的劇情,更有沉浸式的觀劇體驗”“把大禹舍小家為大家、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用湖南杖頭木偶藝術表現了出來”……展播期間,不少網友在互動頁面上留言點贊。大家紛紛表示,能夠足不出戶就看見國內外各地的精品木偶劇,過足了戲癮。
“本次活動,匯聚了國內外的優秀演出團隊,為廣大網友帶來了精彩的線上演出。”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展播期間,荷蘭伊拉范德普劇團、克羅地亞福爾諾堡劇院、上海木偶劇團、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等多支優秀團隊,為廣大網友帶了提線木偶劇、多媒體皮影戲、大型木偶劇等精品木偶劇目,不僅創新了戲劇呈現形式,也廣泛地呈現了當今木偶藝術的多樣性。
該負責人表示,我市將繼續探索文化實踐領域,探索傳統藝術的新境界,奉獻更多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