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競賽村的花椒現代農業園區。余劍攝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春華
7月5日一大早,儀隴縣雙勝鎮競賽村村民楊瓊梅帶著工具出了門。村里的花椒園需要管護,她和工友們一到園里,立即投入工作,椒園里滿是歡聲笑語。
2019年,儀隴縣引入農業龍頭企業,在雙勝鎮、二道鎮等地的13個村成片打造總占地1.2萬畝的花椒現代農業園區。競賽村位于園區中,全村共種植花椒逾2000畝。從建園之初,楊瓊梅就在園里務工,為幼苗修枝、除草、施肥。“在家門口打工,每月可凈收入2000多元,這可比以前好太多了。”今年51歲的她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
據競賽村黨支部書記熊元明介紹,現在村里常年在花椒園務工的有近百人,還有一些人入園打零工,務工收入已成為競賽村村民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在龍頭企業主導下,園區從生產到加工、倉儲、物流已形成“一條龍”。園區堅持產地初加工與車間深加工結合,引入花椒深加工生產線,配套烘干、倉儲、冷鏈物流等,以滿足45天鮮椒采摘烘干、包裝需求。園區還建立起土地入股、入園務工、保底分紅、糧經套作、反租倒包等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入園農戶年戶均增收5780元。
隨著花椒產業的發展,競賽村的面貌也在不斷改變。按照“產村同建”原則,該村全面推進山、水、田、林、路及水、電、氣、視、訊等基礎配套,同步推進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村民王建安在園區當保安,目睹了競賽村的巨大變化:“誰能想到,當年的落后村,沒道路、沒產業、沒收入,能變成今天的模樣。黨委、政府引來產業,群眾受益致富,這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在競賽村村委會,一本厚厚的發展規劃,承載著所有“競賽”人的希望。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按照統一規劃,競賽村將實施農旅深度融合,同步推進觀光道路、生態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等設施建設。“有了上級黨委政府關心,我們再奮起努力,未來的競賽村會越來越好,我們一定能后發爭先。”熊元明對競賽村的未來信心滿滿。
據悉,競賽村還于今年獲評南充市鄉村振興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