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楊曉江)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共同印發《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共同構建“雙核、三帶、七區、多線”的空間格局,并瞄準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國文化旅游發展創新改革高地、全國文化和旅游協同發展樣板、世界級休閑旅游勝地的遠景目標。
據了解,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以重慶主城和成都為核心,以連接兩地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長江水系沿線市區(縣)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區域。規劃范圍包括重慶市的中心城區及萬州等27個區(縣)以及開州、云陽的部分地區和四川省的成都、南充等15個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
在空間布局方面,《規劃》提出以重慶主城和成都雙核為驅動,以“三帶”為串聯,以“五橫五縱”多條旅游支線為骨架,串接生態旅游大環線,推動七個特色旅游區合作聯動發展,共同構建“雙核、三帶、七區、多線”的空間格局,這其中閃耀著不少南充文旅元素。
“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帶”中提到,依托成渝中軸交通干線,強化成渝雙城樞紐集散功能,串聯成渝地區中部城市群,輻射帶動遂寧、南充、內江、自貢、資陽、大足、榮昌、永川,活化利用成渝古道歷史人文資源,豐富旅游產品體系,推動打造多條旅游線路,促進成渝地區中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古蜀文化與嘉陵山水休閑旅游協同發展區”中提到,發揮嘉陵江、古蜀道、古蜀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協同聯動四川綿陽、廣元、南充、德陽等地,重點發展人文旅游、山水觀光、康養旅游、紅色旅游等,培育嘉陵江生態文化旅游品牌。
在“五橫五縱”旅游通道中,“成都—閬中—巴中”是其5條橫向旅游通道之一,“廣元—南充—廣安—重慶”是其五條縱向旅游通道之一。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橫一縱將串聯起南充精品旅游景點和線路,形成互聯互通、相互促進的聯動發展新格局。
《規劃》提到深入挖掘巴蜀文化內涵,構建巴蜀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體系。在巴蜀文物活化利用建設重點方面,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納入重點完善提升的博物館行列;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建設重點方面,閬中春節文化等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納入提升發展質量范疇;在文化產業發展重點方面,閬中1966文化創意產業園納入支持建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行列。
此外,《規劃》還明確提出支持南充建設旅游休閑城市;支持南充朱德故里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豐富文化體驗內容,全面提升展陳、解說、研學、教育、培訓等功能,優化提升張瀾紀念館、羅瑞卿故居等重點紅色旅游景區的展陳解說;推進南充等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發展水平,建設成為示范城市、區域文化和旅游消費中心城市,推進南充閬中古城等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
“南充文旅資源豐富,三國文化、紅色文化、春節文化、絲綢文化、嘉陵江文化交相輝映,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的大格局中,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增強整體競爭力,擦亮南充文旅品牌。”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