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海波
從南充師范學校音樂專業畢業后,郭娟放棄走上三尺講臺的機會,為了夢想繼續深造。憑著對音樂的執著追求,一步步開創出了屬于自己的音樂天地。如今,郭娟已是四川省音協會員、南充音協會員。
“在教好鋼琴的同時,也希望當好文化傳播者,用自己的特長為社會作一點奉獻。”郭娟告訴記者,現在她又多了一個身份———儀隴縣市民藝術培訓學校成年合唱班的老師。
為音樂夢想不懈追求
2003年,南充市順慶人郭娟還不滿17歲,從南充師范學校畢業后,說服父母同意自己放棄從教的機會,到更高學府深造。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的郭娟,對民族音樂情有獨鐘,不料卻因身高不夠被四川音樂學院拒之門外。她的夢想并沒有因此而破滅,憑借音樂天賦打動了四川師范大學音樂系老師,她被破例錄取。郭娟說,現在每當思想有所松懈時,回憶起當年為了爭取在更高的藝術殿堂深造的艱辛,讓她在藝術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增添了動力。
“郭娟在學校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郭娟的聲樂老師張寧佳這樣評價她。據了解,張寧佳是中國音協、四川省音協會員,著名戲劇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協全國聲樂考級高級考官。
在大學期間,郭娟十分珍惜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經常參加校園歌手比賽,曾榮獲過學校聲樂專業組一等獎和鋼琴專業組二等獎。
2005年,學成歸來的郭娟在南充一家鋼琴行任教,下定決心要當一名出色的“鋼琴園丁”。2007年,她只身一人來到儀隴新政,以5000元的啟動資金在新政創辦了一家鋼琴行。
“與郭娟結緣,是她的歌聲打動了我。”在新政某行政單位上班的小劉說起與郭娟的戀愛史,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小劉回憶,2007年夏天,路過郭娟所在的琴行時,一段甜美的歌聲從耳際飄來,讓他忍不住走進琴行一探究竟。初識郭娟,小劉心中蕩起陣陣漣漪。為了進一步與郭娟接觸,小劉以想學鋼琴為由獲得了郭娟的電話號碼。從那以后,小劉天天到琴行請郭娟教他唱歌,久而久之,兩個外鄉人因對音樂有共同的愛好和追求,走上了紅地毯。
“音樂讓我收獲了愛情,愛情讓我堅守儀隴。在儀隴我得到了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和幫助,是他們讓我在音樂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郭娟告訴記者,儀隴這片紅色的熱土讓她收獲滿滿。
用志愿服務奉獻儀隴
出于對音樂的熱愛,郭娟參加了很多大型比賽,并于2015年在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川東北地區比賽決賽中獲得了一等獎。慢慢地,郭娟在儀隴藝術圈有了名氣,多次參加儀隴縣送文化下鄉活動。
“參加這樣的活動,用我所掌握的技藝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給他們帶來快樂。”郭娟說,當她得知儀隴縣市民藝術培訓學校正在招募文化志愿者時,她主動報名加入其中。
據該縣市民藝術培訓學校負責人介紹,該校開設有少兒班和成年班,培訓內容包括書法、剪紙、舞蹈、鋼琴等12個方面。郭娟義務在學校負責成年合唱班的教學工作。
“市民藝術培訓學校合唱班的學員都是些離退休老人,聲樂知識比較欠缺,完全是憑著一股對音樂的興趣。”郭娟告訴記者,每一次發聲練習她都親自做示范,現在合唱班的演唱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郭老師的教學方法多樣,通過通俗的講解讓我們不斷進步。”合唱班學員張大爺告訴記者,由于在學校教學時間有限,郭娟還經常在琴行為他們免費培訓。
對于無償的志愿服務,郭娟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她在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化傳承的偉大力量。郭娟笑著說,她喜歡音樂帶來的快樂,喜歡琴鍵跳動時帶來的心跳感覺,同時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動為儀隴文化的繁榮奉獻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