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浙江省磐安縣、龍灣區先后接力對口幫扶儀隴縣,累計投入2000余萬元資金,致力于改善儀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著力提升儀隴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
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層醫衛條件
4月20日,記者來到儀隴縣馬鞍鎮馬鞍之江衛生院,一棟5層樓高的門診樓映入眼簾。
馬鞍之江衛生院前身為馬鞍中心衛生院,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200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捐資140萬元援建的門診樓完工并投用,為表達對浙江人民的感激之情,隨后更名為馬鞍之江衛生院。
建成后的門診樓業務用房面積共3021平方米,改善了儀隴中東部群眾就醫環境,為醫生業務提升搭建了平臺。
近年來,儀隴縣乘著東西部協作的東風,通過東西部協作基層醫療衛生能力提升項目,著手鄉鎮衛生院提升工程和村級衛生室的建設工程。2019年以來,投入660余萬元,新建玉龍村、惠明村、三條溝村等20個村衛生室、改擴建響灘村、水口村、柑子園村等14個村衛生室,為170個村衛生室添置必要醫療設備。
建成四大中心提升基層醫衛能力
4月20日,記者來到距離儀隴縣城60余公里的永光鎮衛生院,正好看見醫生林世鈺為患者照胸片。
林世鈺介紹,通過東西部協作基層醫療衛生能力提升項目,該院先后添置了DR、彩超等醫療設備,極大地提升了醫療水平和急救能力。
為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斷能力,方便群眾就近就醫,儀隴縣持續投入1000余萬元,在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建成了“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教學”四大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接入中心,利用互聯網診斷,最快五分鐘出結果,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縣級優質醫療服務。
援購醫療設備發展基層醫衛技術
“這臺就是去年東西部協作醫療項目援購的腹腔鏡,有了它我們就能進行微創手術。”近日,大寅中心衛生院副院長許曉靈指著一臺機器向記者介紹,“我院微創手術從無到有,得感謝東西部協作項目的援助,在拓寬手術業務面的同時為就醫的病人減輕了就醫成本。”
2020年以來,儀隴縣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采取全額撥付、差額補助的形式為各級部分鄉鎮衛生院購置彩超、腹腔鏡、全自動生化儀等高新醫療設備50余臺;為人口較多,地理位置偏遠的義路鎮衛生院、三河鎮衛生院、瓦子鎮衛生院等6家醫療單位購買救護車。通過提升基層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基層高新醫療技術和縣域急救體系構建,努力提升基層醫衛服務能力。儀隴記者站汪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