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春華)4月18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一季度,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8%、居全省第二位。抓好糧食生產、生豬保供、園區建設、目標督導,是指標穩居“一方陣”的重要保障。
在強化糧食安全方面,年初我市組織召開了全市春耕生產現場會,對全年目標任務進行分解;制訂了撂荒地治理相關措施,明確市財政專項支持連片復耕種糧5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一季度,全市完成小春糧食播栽面積226.5萬畝、同比增長5.6%,油菜播栽188.5萬畝、同比增長0.2%。全市新建高標準農田15萬畝,預計畝均增產糧食100公斤以上。
作為生豬生產大市,全市各地、各有關部門始終圍繞生豬保供抓指標。市委、市政府把穩定生豬生產納入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全市共分級建立首批生豬產能調控基地355個,其中國家級20個、省級269個、市級66個。一季度,全市出欄生豬149.73萬頭、同比增長5.32%,季末存欄生豬394.63萬頭、同比增加1.71%。
園區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我市持續圍繞園區建設提升現代農業效能。今年,計劃在現有32個重點農業園區基礎上,新建糧食(糧經復合)現代農業園區13個,引育農產品加工企業7家,實現園區內農產品初(精深)加工率達50%。1至3月,全市園區實現農業綜合產值82.6億元、增速9.6%,全市現代農業集群產值達360.6億元,同比增加29.1億元,增速8.78%。
為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市農業農村局及時分解目標任務,建立縣級干部包縣督查指導機制,每個月開展常態化督查指導一次,每季度開展全方位大督查一次,及時將督導發現的問題清單反饋各縣(市、區)黨委、政府,督促盡快整改,確保目標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