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甜)近日,記者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獲悉,6月,全市共發生通訊網絡詐騙案125起,涉案總金額301.16萬余元;平均涉案金額2.41萬余元,單起案件最大涉案金額54.06萬元。
6月12日,家住閬中市的劉某在家玩QQ時,被一陌生人添加為好友。在陌生人的指導下,劉某通過幫網上商城的賣家刷信譽度來賺錢。6月16日,劉某不停地查詢賬戶余額,卻遲遲沒收到所謂的本金和傭金,此刻對方已沒了音訊。劉某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隨即向公安機關報案。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這類刷信譽度案件的受害者多為20歲到30歲左右的年輕人,行騙者抓住受害者愛上網又急于賺錢的心理行騙?!笔蟹赐ㄓ嵕W絡詐騙中心民警介紹,行騙者以“為網店店主提供刷信譽及刷鉆”為名,收取服務費、保證金等,或者以提供網店代刷信譽兼職為名,讓受害者直接轉賬匯款,詐騙事主的錢款。
據統計,在6月發生的通訊網絡詐騙案件(刑事)中,兼職刷信譽、冒充熟人(領導)、提供虛假服務三類的較多,分別為23起、21起、15起,占案件總量的18.4%、16.8%、12%。
通過全國各省(市)反詐中心聯動預警,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共向全市發出反詐騙預警30人次,成功聯系并勸阻預警對象19人次,間接挽回經濟損失28萬余元;通過公安部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查詢,我市公安機關本月共錄入止付案件56起,成功止付43起,止付金額4.09萬余元,凍結涉案賬號27個,凍結涉案資金3.49萬余元。
另據記者了解,我市各級公安機關在偵辦通訊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過程中,通過銀行及利用“公安部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凍結功能,成功凍結了一批涉案資金,現已成功返還被騙資金13.8萬元。
■相關新聞
誤入網上“炒股群” 54萬元打水漂
本報訊(記者 唐甜)在網上加入“炒股群”,聽從“專家”的建議“炒茶葉”,并按照“專家”要求將資金打入其指定賬號,幻想著“錢生錢”。順慶男子林某將多年的積蓄及親戚處借來的錢全部拿去投資“炒茶葉”,結果損失54萬元。7月6日,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民警提醒市民,互聯網上虛假交易平臺層出不窮,市民應提高警惕。
據了解,林某炒股多年,但一直斬獲不大。今年5月初,林某下班回家后打開電腦,QQ上一名叫“寧波敢死隊”的人加他為好友。沒有一點防備心的林某隨即被對方拉進了一個炒股群里。在群里,一些“資深分析師”和“股票老師”通過視頻直播給大家講解如何炒股。很快,有一點炒股經驗的林某開始認同“專家”的說法?!皩<摇北硎究梢詭Т蠹摇俺床枞~”,就跟炒股票一樣,并承諾可以買到“新茶”,新茶類似于原始股,無論怎么跌都不會低于原始價,穩賺不賠?!啊畬<摇€說他們有專門的網絡交易平臺,可以低價買茶再高價賣出?!绷帜痴f。
6月初,遇上一批新茶上市,在“專家”的指引下,林某用900元申購了一批新茶,第一次購買就讓林某賺到了一萬元。初嘗甜頭的林某高興不已,認為“炒茶葉”很賺錢。
剛剛賺錢沒多久,“專家”又告訴林某可以繼續申購一款茶葉,并詢問了林某目前的資金狀況。在得知林某沒有多少資金時,便讓林某向親戚借錢,加大資金投入。就這樣,滿心歡喜的林某在親戚處共募集了120萬元全部用于“炒茶葉”。事后,“專家”反復叮囑,等他電話通知再賣。令林某始料不及的是,買完以后,該款“茶葉”就開始暴跌,直到跌停。眼看自己投入的120萬元資金全部被套牢在里面,林某著急不已。開盤后,林某立即將茶葉股票全部出售,也損失了54萬元。
直到6月底,林某接到浙江寧波警方的電話,才知道自己被騙了,54萬元打了水漂。
“本案中,犯罪分子以陌生人加好友等方式,與受害者搭訕,鼓吹自己使用炒期貨軟件賺錢的經歷,以此引誘、拉攏受害者參加技能培訓?!笔蟹赐ㄓ嵕W絡詐騙中心民警介紹,犯罪分子一般在視頻聊天室內,冒充講師鼓吹在該期貨平臺交易可短時間賺大錢,以此誘騙受害者通過下載該軟件并開戶,同時捆綁銀行賬戶。在炒作過程中,講師會讓客戶頻繁交易,最大限度讓受害者虧損。“此類案件隱蔽性強、犯罪成本低、社會影響大,群眾一旦受騙,少則損失數千元,多則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該民警說。
據了解,近年來,互聯網上虛假交易平臺層出不窮,這些平臺打著“交易簡單、操作便捷、回報高效”等口號,標的也是花樣百出?!皬囊婚_始的貴金屬和原油,再到各種金融資產和收藏品?!痹撁窬嬖V記者,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發展各級代理,由代理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對投資者進行精準的投資虛假宣傳,并冒充“專家”利用QQ群、視頻直播等方式推送內幕消息,誘騙投資者登錄平臺進行“投資”,通過修改平臺參數,控制行情升跌的方式實施網絡詐騙。
民警提醒,如今,一些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掛羊頭賣狗肉”,說是進行現貨交易,實際上漲跌都是后臺人為控制,比如炒貴金屬、炒原油等,一些做法涉嫌詐騙,投資者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