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 (張依琳)近年來,不少年輕人初婚年齡延遲,婚育意愿下降,交友難,不愿結,不敢結……年輕人的婚戀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近期,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紛紛呼吁關注單身青年婚戀問題,解決青年人的婚戀難題。
單身青年缺乏交友機會?
建議設置婚戀委員,工會婦聯等建立婚介組織
婚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而近年來,結婚年齡推遲、青年婚戀意愿較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徘徊在婚姻殿堂之外。
全國政協委員張喆人介紹,相關調研發現,導致城市單身青年婚戀難的原因主要分為主觀和客觀兩方面,有的受制于人口流動、工作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社交圈窄等客觀因素,有的受困于個性拘謹內向,社交活動少、缺少接觸異性的合適機會,以及追求個人自由與精致生活等主觀因素的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李杰建議,在各級工會組織中設置婚戀委員這一專門崗位,在工會統一領導下,明確其應有職責,通過提供各種婚戀服務,為適齡單身男女解決婚戀問題。
李杰提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一部分青年人選擇網絡社交這一途徑進行婚戀交友,而忽略了現實中的社交方式,通過發揮婚戀委員的作用,還可以為青年人創造更多的現實婚戀交友機會,進一步增進情感上的交流和了解。
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表示,目前我國90后約有1.7億人,而登記結婚的不到1000萬對,大多數已到了最佳適婚年齡的90后還是單身。
他建議,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組織建立公立婚介組織,組織上牽線搭橋,提高適齡人口結婚率。此外,熊思東還建議對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人口進行免費定期體檢。
降低婚育成本
建議破除“天價彩禮” ,打擊“買賣婚姻”
在部分地區,“天價彩禮”帶來的社會問題和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大。高昂的結婚成本給不少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讓很多年輕人感到憂慮和無助。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村婚俗改革試點和殯葬習俗改革,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難以承擔‘高價彩禮’‘天價彩禮’,成為一些農村家庭遭遇的難題。”全國人大代表曾云英指出,要揚婚姻新風,告別“望婚興嘆”的窘境。
曾云英建議,各地應積極向社會發出倡議書遏制高額彩禮,開展“推高彩禮不可取,傷風違法害子女”普法宣傳教育;舉辦系列活動,使婚姻新風成為民眾自覺行動,減輕結婚帶來的負擔,消除結婚致貧返貧的風險。
全國人大代表盧天錫也呼吁,加大高價彩禮治理力度,嚴厲打擊“買賣婚姻”行為。同時,要加強健康婚嫁文化宣傳,引導和帶動農村青年樹立正確的婚嫁觀。
惡俗婚鬧何時休?
建議簽訂禁止婚鬧的協議
惡俗婚鬧、鋪張浪費……近年來,一些地方婚嫁中出現的陋習屢見不鮮,不僅讓新郎新娘和家人不堪其擾,甚至經常由于過火的舉動導致嚴重的后果。
民政部出臺的《“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推進婚俗改革,建立整治天價彩禮、鋪張浪費、低俗婚鬧、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的長效機制,營造良好社會風氣。
全國人大代表張寶艷認為,遏制低俗的“鬧”,關鍵在于年輕人群體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移風易俗,徹底摒棄“無鬧不成婚”的陳舊觀念。
“應該從基層社區、村委會開始推動,遏制不正之風,比如簽訂禁止婚鬧的協議。”張寶艷強調,“鬧洞房”不能任性去“鬧”,更不能沒有法律底線去“鬧”,在推進婚俗改革的具體實踐中,各地村干部要提前做好思想工作,逐步讓大家從理念上做出改變,才是根本之策。(完)